第九卷第725章【房山變天】1(3 / 3)

“一位不願意表露真實姓名的房山市委官員表示,當初宋迎春主導的政務大廈及辦公新區建設在規劃設計上的確存在超標和違規之處,因為投入巨大,在當時的市委市府班子裏還引起了一定的爭議……但在宋的力主下,該工程強行上馬。後來,宋迎春調離房山,新任市委書記安在濤因為推進各項改革,市財政吃緊,這項工程就暫時擱置了下來。楊華擔任房山市委書記之後,這項工程才又重新啟動……”

《華夏經濟時報》的報道引發了一股輿論對於豪華政府辦公樓的批評狂潮。很顯然,如果不是因為奧運會的因素,這種批評浪潮會更加凶猛。

7月25日,中央通訊社發表通稿《政府辦公大樓要豪華到什麼程度》,這篇批評文章以“房山政務大廈”為反麵典型,點名批評了近幾年來國內爆出的各種豪華樓堂館所。

“在不少城市和鄉鎮,最氣派的建築往往是黨政機關的辦公大樓。有的辦公樓氣派得像宮殿,有的辦公區漂亮得像公園,不少辦公樓都是城市的標誌性建築。有的領導辦公室裝修擺設甚至趕上了五星級賓館。特別是在一些貧困地區,豪華的辦公大樓與當地經濟發展不協調,與周圍環境也不協調,反差更明顯。群眾看在眼裏,怨在心裏……為什麼一些地方熱衷於建造豪華辦公樓?”

“有些地方把修建豪華辦公樓當作政績,美其名展現地方形象,為了招商投資。但事實是,豪華辦公樓並不會改善投資環境,惠及當地經濟,相反,往往以損害群眾利益為代價。為修建豪華辦公大樓,一些地方向企業和下級單位斂錢,甚至擠占挪用農村養老金等各種專項資金;有些地方通過執法罰沒收入,買賣手中審批權限等方式籌集資金;有些地方是從銀行貸款,還長期拖欠工程款。在豪華的政府大樓後邊,是不斷加重的財政包袱和群眾負擔,不但不會樹立黨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反而敗壞著黨和政府的形象……”

一時間,早已離任的前房山市委書記宋迎春、現任市委書記楊華,都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這對於楊華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省委書記李大年和省長闞新民作出指示,要求房山市委市政府進行自查,然後向省裏報詳細的書麵報告,同時向媒體公開自查的結果。

……

……

正在休假中的安在濤,被中組部一個電話給招回了燕京。8月1日,安在濤返回燕京,剛剛接受完中央的組織談話,就又有央視焦點訪談的記者給找上門來,請求他接受專訪。

安在濤沉吟再三,決定接受采訪。畢竟,房山政務大廈的建設雖然並非是他主導推進的產物,但這一工程的規劃建設終歸是在他在房山任職期間,他有必要澄清一些事實,免得對自己造成負麵影響。

在短短十分鍾的采訪中,安在濤盡量客觀公正地講述了房山政務大廈及其辦公新區這一項目的從決策、規劃、投入到實質性建設的一係列過程,同時表明了自己的態度。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他都堅決反對政府修建豪華辦公樓,提倡節儉,這也正是他在任期間沒有啟用政務大廈的關鍵因素。

隨後,房山市委市政府為此專門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向媒體公開說明情況。在新聞發布會上,為了摘清自己的責任,楊華和黃曉峰再三表明自己的苦衷:工程已經建成,不投入使用會造成更大的浪費……同時也重點強調,前任市委書記安在濤曾經做出逐步通過市場手段將“房山政務大廈和辦公新區”置換出來的決定,但因為他被中央匆匆調離,這項工作還沒有來得及展開。

楊華為此還出示了2006年底的一次房山市委常委會的原始會議紀要,就是在那次會議上,房山市委書記安在濤提出的“置換”建議得到了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