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曾和李昭德同殿為相的豆盧欽望、韋巨源、杜景儉、蘇味道、陸元方等五名宰相,受李昭德牽連,統統被貶,被武則天趕出京城。這時候在宰相班子裏,隻留下了正奉旨修建天樞的姚璹和“兩腳狐”楊再思。
這是太平年月難得一見的大批宰相左遷,可見武則天不能容忍任何人專權結黨的決心。
雖然事隔三年,李昭德重獲啟用,但隻給了一個小小的正八品監察禦史,而這時候來俊臣已經是從四品的司仆少卿了。
世易時移,如今的來俊臣要整治已經失寵的李昭德可謂不費吹灰之力。李昭德被誣謀反,下獄待死—武則天仿佛已經對昔日這位自己曾經對其言聽計從的寵臣完全失去了興趣。
眼看李昭德就要死在自己手下,來俊臣的內心狂喜不已。背靠著武則天這棵大樹好乘涼,誰敢動他?誰又動得了他?現在別說李家的人他看不上,就算武氏諸王和武則天最寵愛的親閨女太平公主他也不放在眼裏。
來俊臣經常玩這種擲石頭、點兵點將的遊戲,點中誰,就跑到武則天麵前吹風,這個要謀反,那個想奪權,然後直接向其家屬發病危通知,比閻王還管用。
武則天知道來俊臣很多時候在胡鬧,可從未阻止過。她希望自己的朝堂能保持這種平衡,這樣她才容易控製。武則天並不嗬責阻止來俊臣繼續胡說,或許她覺得自己確實需要一頭惡犬來監視自己的兒女子侄吧!
身為帝國的一把手,武則天連自己的親生骨肉都不能信任,做人做到如此地步,就算贏得全世界又如何。
來俊臣的吹風行為,不僅讓大臣們感覺到惡心,更讓諸武和太平公主感到不滿。不滿歸不滿,你能咬我啊!沒人能咬他,因為誰也不想去招惹這種瘋子。
皇族親貴尚且如此,普通朝臣更沒人管這種事,任由來俊臣翻江倒海。來俊臣絲毫沒有消停的跡象,他看上誰家的閨女,誰家的妻妾,誰就得乖乖奉上。他手一攤,對方賠了夫人還要賠笑臉賠錢。女人我所欲也,財富亦我所欲也。就連政府用於賑災的款項,他都敢挪用。
自認為老子天下第一的來俊臣沒有想到,他把李昭德送進大獄,自己的生命也快走到了盡頭。因為有一把刀已經抵住了他的喉嚨。
這致命的一刀不是來自夙敵,也不是仇家,而是他最親近的下屬兼朋友—酷吏衛遂忠。就像他當年把周興同誌請入甕中一樣,他也將被自己的朋友放在火上烤著吃。
衛遂忠是來俊臣一手提拔上來的,當年來俊臣在全國各地布控,安排線人,隻要他想整誰,各地爪牙相互串供,發帖猛頂,這就是傳說中的“羅織”。能讓來俊臣看上眼,小夥子腦子好使那是肯定的。
衛遂忠很上進,不光亦步亦趨跟著來俊臣,更主要的是他吃透了來俊臣博大精深的思想。他把來俊臣所著的《羅織經》奉為至尊寶典,放在枕頭底下,日日苦讀,夜夜鑽研。因此得到來俊臣的賞識,被其引為心腹死黨。
這一天,衛遂忠剛趕過一個酒場,雖然喝得迷迷糊糊,可還是感覺意猶未盡,一步三晃地登門來找來俊臣繼續喝酒。事實證明,朋友的酒,有時候也是有毒的。
趕巧了,當時正逢來俊臣宴請妻子的娘家人,就是大名鼎鼎的五姓七望中的太原王氏。來俊臣一介酷吏,何以能娶到名門淑女?說白了還是一個字—搶。
王氏女是太原王慶詵的女兒,早已嫁給段簡為妻,長得是出了名的漂亮,結果給來俊臣盯上了。因為對方是高門士族,來俊臣沒有霸王硬上弓,玩了個假傳聖旨,說武則天已把王氏女賜婚於他。
把別人老婆賜婚給自己,也虧得來俊臣能想得出來。段簡自然知曉對方在胡說八道,無奈武則天對寵臣的胡作非為,通常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被人搶了妻妾,可以再續;若是丟了身家性命,可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段簡縱有一萬個不樂意,也隻能休了王氏。被夫家休了的王氏女不再是段夫人,而是來夫人。因為太原王氏是名門望族,雖然不得已結下這門親事,但覺得還是很丟麵子的,所以這次來府家宴實在不想為外人所見。
來府看門人就將衛遂忠擋在了門外,“來公不在家,請改日再來”。衛遂忠雖然喝大了,但他心裏非常清楚,知道看門人在搪塞自己,不禁怒從心頭起。於是他推開兩人,直接往府裏闖。
罵罵咧咧的衛遂忠迎麵撞上王氏,他滿心的怒氣無從發泄,又指著王氏的鼻子一通羞辱。王氏雖是二嫁,但好歹也算名門淑女,在眾目睽睽之下被衛遂忠罵得狗血噴頭,就哭哭啼啼地跑去找來俊臣。
當著新媳婦娘家人的麵讓自己下不了台,來俊臣哪裏吃過這個虧,氣得血往腦門衝。—好你個衛遂忠,平時給你三分顏色,今天就跑到我家裏來開染坊。今天就讓你見識見識,我來俊臣的手段。
來俊臣命人一頓亂棍齊下,又將衛遂忠捆了個結結實實,然後拖到太陽下暴曬。衛遂忠的酒這時候已經全醒了,趕緊跪地求饒,來俊臣最後才放了他。本以為事情到此結束了,可幾天後來府傳來消息,王氏女不堪受辱竟然自殺了。
出身名門望族的女子秉性剛烈,嫁給來俊臣後過得本就生不如死,但無論如何她的死是衛遂忠大鬧來府引發的。衛遂忠以為來俊臣這一次不會放過自己,於是他買來棺材,寫好遺書,在家等消息。一天過去了,沒動靜;兩天過去了,還是沒動靜。
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來俊臣這一次沒來尋衛遂忠的晦氣。他本來看上的就是王氏的美貌和高貴家世,從段簡手裏將王氏搶過來,也隻是為了滿足男人的虛榮心。人死不能複生,天下漂亮的女人有的是,大丈夫何患無美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