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在登基之前宣布改用周曆,是她即將發動武周革命的預演,而現在棄周曆複唐曆,是不是有著更深刻的用意?
朝堂之上因為失去重臣而陷入一時的低迷,而在遙遠的邊塞,武周帝國也迎來考驗。
久視元年七月,吐蕃將領麹莽布支率軍對涼州發起進攻,包圍了昌鬆(今甘肅省古浪縣一帶)。
時任隴右諸軍大使的唐休璟率軍在洪源穀與吐蕃軍展開激戰。
在這裏插一句,在吐蕃和唐朝的淵源中,我們都知道鬆讚幹布和文成公主。當時東亞地區的超級大國並不僅僅隻有武周(大唐)一個。綜合各方麵指標來看,吐蕃應該也算大半個。如果按搶地盤多少來劃分功力高低的話,吐蕃的軍事實力絕對不在李唐之下。
翻看史料,你會驚訝地發現唐朝與吐蕃在一百多年的較量中,各有勝負。輸了贏回來,贏了再輸回去,事情不大但很讓當權者傷腦筋。
你來我往之間,吐蕃乘機侵吞了唐朝大片領地。到唐朝中後期時期,吐蕃“盡據羊同、黨項及諸羌之地,東接涼、鬆、茂等州,南臨天竺,西陷龜茲、疏勒等四鎮,北抵突厥,地方萬裏,諸胡之盛,莫與為比”。也就是說,不僅西北地區原屬大唐版圖的河西隴右諸州全部被吐蕃一點點蠶食,就連西南地區原受大唐冊封的南詔國,也同時被納入吐蕃的勢力範圍。
所以說,吐蕃與唐朝進入東亞強國應該在同一時期。貞觀六年(公元632年)前後,青藏高原的部落聯盟首領鬆讚幹布統一了青藏高原,建立了吐蕃王國。
唐廷在貞觀時期奉行的是“華夷平等”的外交政策。唐太宗在朝廷裏,大量任用少數民族貴族為官。那時候各部首領凡來到長安的,都拜為將軍(武官,在大將軍之下)、中郎將等官。以突厥為例,當時五品以上的突厥武官達到一百多人,幾乎占了朝廷的一半。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李唐王朝與吐蕃王朝之間開始互相遣使往來,這算是雙方第一次親密接觸。
開戰前,唐休璟看到麹莽布支的軍隊衣甲鮮明,就對部下將領們說:欽陵兄弟已經死去,麹莽布支剛當上大將,對軍事還不太懂,很多吐蕃大臣的子弟跟著他,看起來像是精銳部隊,其實很容易對付,我今天就要擊敗他們讓你們瞧瞧。
唐休璟為什麼要在開戰動員講話中提到“欽陵兄弟已經死去”呢,也就是說,一個死人在武周軍隊心目中餘威尚存。
欽陵兄弟不僅善於作戰,而且能言善辯,極有遠見,唐朝軍隊曾經不止一次吃過欽陵兄弟的虧。當年他們就曾經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大敗過赫赫有名的薛仁貴,一舉殲滅唐軍十萬。調露元年(公元679)二月,芒鬆芒讚去世,欽陵擁立新的讚普。唐高宗聞信後,命大將裴行儉乘機出兵攻青海。裴行儉說:“欽陵為政,大臣輯睦,未可圖也。”唐高宗隻好無奈地收回了成命。從這裏可以看出欽陵在當時吐蕃國中的威望之高和吐蕃勢力之大。
武則天在登基之前宣布改用周曆,是她即將發動武周革命的預演,而現在棄周曆複唐曆,是不是有著更深刻的用意?
朝堂之上因為失去重臣而陷入一時的低迷,而在遙遠的邊塞,武周帝國也迎來考驗。
久視元年七月,吐蕃將領麹莽布支率軍對涼州發起進攻,包圍了昌鬆(今甘肅省古浪縣一帶)。
時任隴右諸軍大使的唐休璟率軍在洪源穀與吐蕃軍展開激戰。
在這裏插一句,在吐蕃和唐朝的淵源中,我們都知道鬆讚幹布和文成公主。當時東亞地區的超級大國並不僅僅隻有武周(大唐)一個。綜合各方麵指標來看,吐蕃應該也算大半個。如果按搶地盤多少來劃分功力高低的話,吐蕃的軍事實力絕對不在李唐之下。
翻看史料,你會驚訝地發現唐朝與吐蕃在一百多年的較量中,各有勝負。輸了贏回來,贏了再輸回去,事情不大但很讓當權者傷腦筋。
你來我往之間,吐蕃乘機侵吞了唐朝大片領地。到唐朝中後期時期,吐蕃“盡據羊同、黨項及諸羌之地,東接涼、鬆、茂等州,南臨天竺,西陷龜茲、疏勒等四鎮,北抵突厥,地方萬裏,諸胡之盛,莫與為比”。也就是說,不僅西北地區原屬大唐版圖的河西隴右諸州全部被吐蕃一點點蠶食,就連西南地區原受大唐冊封的南詔國,也同時被納入吐蕃的勢力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