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的日子(1 / 3)

武則天將控鶴府改名為奉宸府,海選天下美貌少年以充後宮。選秀的標準也極為嚴格,才貌雙全是第一位的。就算不用,放在那裏當花瓶擺設,也要讓人能夠看出主人的品味。

奉宸府不光有偶像級的“偽娘”,還有一些創作型的人才。武則天要求他們能夠隨時隨地陪伴在自己身邊吟詩作賦,逗悶取樂。我們不要忘了,武則天當年也是文學女青年。有了這些文人墨客做陪襯,粗俗的男女調情便上升了一個檔次,簡單的宴樂也平添了一份文化情趣。就算是諂媚文化,也要去除庸俗。

在這一幫文人墨客裏最為出名的才子當數一個叫宋之問的,他的文采和人品一樣聲名遠揚。他的名聲走的是兩極分化,文名有多高,對他為人的評價就有多低。

作為文人,宋之問也因其低劣的人品而遭人唾棄,不僅表現在其對待政治趨炎附勢的態度上,也表現在一樁廣為流傳的命案上。自古凡是文人都愛好詩好句,一日,宋之問見其外甥劉希夷的一句詩“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頗有妙處,便想占為己有,劉希夷不答應。自己摳腦袋想出來的,憑什麼讓給你。宋之問於是用裝土的袋子將外甥劉希夷壓死,被稱作“因詩殺人”。

據說宋之問當初是報名參加武則天的男寵選拔,最後沒有通過是因為武則天嫌他口臭。口臭不是錯,出來不戴口罩就是你的錯。

既然當不成女皇的枕邊人,宋之問隻好退而求其次地做了二張的“槍手”,也就是有需要寫詩應酬的時候替兩位花樣美男捉刀代筆,因為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雅愛其才”。本以為自己會成為奉宸府的主人,誰知道卻成為捧場客。

宋之問算是個知足的人,能在這華麗麗的奉宸府中謀得一份差事,他也就心滿意足了。就算是幫二張捧尿壺,他也覺得這是一份很有前途的事業,畢竟離權力最近。

武則天早已厭居深宮的枯燥生活,頻頻出遊,徜徉於山水之間,沉溺於少年溫柔的笑容裏。拜嵩山,幸溫湯,修建三陽宮,沉醉奉宸府。

有時候興趣來了,她也會在奉宸府舉辦一些詩會,由她寵愛的才女上官婉兒做主持兼評判,看誰寫得又快又好。她曾經在遊龍門的時候,命百官當場賦詩,冠軍的獎品是一件皇家錦袍。左史東方虯詩先成,獲贈錦袍,東方虯抱著錦袍還沒回到座位上,口臭文人宋之問也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口臭並不妨礙文香,宋之問的文章寫得文理兼美,在座的文臣無不拍手叫好。

武則天又將賜給東方虯的錦袍要了回來,轉手改賜宋之問,群臣在下麵起哄,詩會也由此達到高潮,這就是傳說中的“龍門賦詩奪錦袍”的故事。

落敗者東方虯當然會感覺尷尬,有人據此稱武則天未免太過小氣。不過這類場合圖的就是一個熱鬧,彩頭的意義本就在於添加競爭和嬉鬧的氛圍,無須太認真。

武則天將控鶴府改名為奉宸府,海選天下美貌少年以充後宮。選秀的標準也極為嚴格,才貌雙全是第一位的。就算不用,放在那裏當花瓶擺設,也要讓人能夠看出主人的品味。

奉宸府不光有偶像級的“偽娘”,還有一些創作型的人才。武則天要求他們能夠隨時隨地陪伴在自己身邊吟詩作賦,逗悶取樂。我們不要忘了,武則天當年也是文學女青年。有了這些文人墨客做陪襯,粗俗的男女調情便上升了一個檔次,簡單的宴樂也平添了一份文化情趣。就算是諂媚文化,也要去除庸俗。

在這一幫文人墨客裏最為出名的才子當數一個叫宋之問的,他的文采和人品一樣聲名遠揚。他的名聲走的是兩極分化,文名有多高,對他為人的評價就有多低。

作為文人,宋之問也因其低劣的人品而遭人唾棄,不僅表現在其對待政治趨炎附勢的態度上,也表現在一樁廣為流傳的命案上。自古凡是文人都愛好詩好句,一日,宋之問見其外甥劉希夷的一句詩“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頗有妙處,便想占為己有,劉希夷不答應。自己摳腦袋想出來的,憑什麼讓給你。宋之問於是用裝土的袋子將外甥劉希夷壓死,被稱作“因詩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