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元忠的官場之路極為坎坷,此人是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縣南)人,在太學當學生的時候,就是一個性格剛直之人,從來不去跑關係走後門,也就因為這個多年未得征用。當時有左史江融,寫了一本《九州設險圖》,備述古今用兵成敗之事。魏元忠從其學,由於學習刻苦,天賦又好,終於成就了一位有著卓越軍事才能的文人,在當時與婁師德、裴行儉相類,走的都是文武全麵發展之路。
儀鳳年間,吐蕃侵擾,他向朝廷投密信言事,長篇數千言表現其雄才大略。他曆數前朝治亂與君主用人的關係,也大膽地指出本朝用人和賞罰得失,尤其論述了對吐蕃作戰的應有方略。其論宏闊,大氣磅礴,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他的表現很快就得到高宗和武則天的賞識,授秘書省正字之職,入值中書省。不久,又遷任監察禦史、殿中侍禦史。人才都要放在領導眼皮底下,平時不用先養著,用的時候召喚一聲就到了。
在平李敬業叛亂中,武則天讓他擔任李孝逸軍的監軍。武則天對他認識極準,魏元忠果然極具軍事才能,給李孝逸獻計無不成功。平亂之軍所以能不失時機地進軍,能迅速取得勝利,和魏元忠的監軍獻策關係極大。
平叛中魏元忠立下汗馬功勞,也表現了他非凡的軍事天才和果勇的作風。平亂後因功授司業正,不久遷洛陽令。當時酷吏橫行,他先後數度受害,首次入獄因平叛有功,被武則天救下,流放嶺南。一年多後又被召回任禦史中丞,又為來俊臣拘陷。麵對屠刀,他依然神色自若,毫無畏懼之色,這次又被武則天在刀頭救下,流放費州。
後來,他又被重新起用為中丞,不到一年被酷吏侯思止陷害,結果又一次被扔進大獄,在獄中大罵侯思止不停。
武則天愛惜人才,這一次仍然沒有殺害他,把他流放到外地。酷吏垮台後,武則天再一次恢複了他的原官。武則天對他累被牽進重案而不解,問他原因。他委婉地回答女皇:“身為頭鹿,酷吏欲烹為美羹,故受害。”
一個人在官場上過山車似的這麼來回折騰,可以說是九死一生。按說應該能夠做到雲卷雲舒,寵辱不驚。可所有的人生經曆對魏元忠來說,都沒有轉化為城府。要將一個性格剛猛之人修煉為徹頭徹尾的陰人,不是一件容易辦到的事。
聖曆二年(公元699年),武則天提升他為鳳閣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並命他檢校並州長史,任天兵行軍大總管,讓他防禦突厥。同時再遷升為左肅政台禦史大夫,檢校各州長史、同鳳閣鸞台三品,已成為出將入相的權要。
看來武則天對這個人還是極為倚重的,不然一個官場之上屢教不改的慣犯能夠成為首輔之臣,不是一般肚量的當權者能夠做到的。
魏元忠的官場之路極為坎坷,此人是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縣南)人,在太學當學生的時候,就是一個性格剛直之人,從來不去跑關係走後門,也就因為這個多年未得征用。當時有左史江融,寫了一本《九州設險圖》,備述古今用兵成敗之事。魏元忠從其學,由於學習刻苦,天賦又好,終於成就了一位有著卓越軍事才能的文人,在當時與婁師德、裴行儉相類,走的都是文武全麵發展之路。
儀鳳年間,吐蕃侵擾,他向朝廷投密信言事,長篇數千言表現其雄才大略。他曆數前朝治亂與君主用人的關係,也大膽地指出本朝用人和賞罰得失,尤其論述了對吐蕃作戰的應有方略。其論宏闊,大氣磅礴,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他的表現很快就得到高宗和武則天的賞識,授秘書省正字之職,入值中書省。不久,又遷任監察禦史、殿中侍禦史。人才都要放在領導眼皮底下,平時不用先養著,用的時候召喚一聲就到了。
在平李敬業叛亂中,武則天讓他擔任李孝逸軍的監軍。武則天對他認識極準,魏元忠果然極具軍事才能,給李孝逸獻計無不成功。平亂之軍所以能不失時機地進軍,能迅速取得勝利,和魏元忠的監軍獻策關係極大。
平叛中魏元忠立下汗馬功勞,也表現了他非凡的軍事天才和果勇的作風。平亂後因功授司業正,不久遷洛陽令。當時酷吏橫行,他先後數度受害,首次入獄因平叛有功,被武則天救下,流放嶺南。一年多後又被召回任禦史中丞,又為來俊臣拘陷。麵對屠刀,他依然神色自若,毫無畏懼之色,這次又被武則天在刀頭救下,流放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