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柬之就問他:“將軍擊鼓鼎食,金章紫綬,貴寵當代,位極武臣,豈非高宗大帝之恩?”這句話就是說,將軍今天這種大富大貴的生活,是當今武臣中最高的殊榮。可您想過沒有,您的榮華富貴是誰給您的呢?難道不是高宗皇帝的恩寵!

李多祚想了想說:“是啊!這一點我銘記在心。”

張柬之一聽這事有門,就說高宗皇帝的兒子現在正被張易之和張昌宗這兩個跳梁小醜陷害,您難道不想去解救他嗎?您難道不想做點兒什麼事來報答高宗的恩德嗎?您難道不想青史留名嗎?

宋璟是玩筆杆子、動嘴皮子的,排比句一個個往李多祚的大腦皮層裏灌。

李多祚雖然是一個武夫,但卻是一個官場老油條。他一見這架勢,就明白了八九不離十。

他私底下也曾經算過這樣一筆賬,武皇撐不長久了,二張也沒幾天蹦躂了。李多祚是個武將,武將基本上都是闖江湖出身,混字訣是他們的法寶。混出來的成了功臣,混不出來的成了“黑社會”和山賊。

既然李多祚能從一個少數民族的江湖人,混成一個主旋律武將,說明這個人還是有頭腦的江湖人。

他一拍桌子,端起一觴酒一飲而盡,慨然道:“若能誅滅張易之兄弟,還太子於寶位,多祚惟相公所使,終不顧妻子性命。”這句話是一句表態的話,意即使老張,有事您說話,隻要是為李唐社稷,我李多祚就是拋妻棄子也在所不惜。

張柬之就把誅殺張易之兄弟的計劃和盤托出,李多祚聽得熱血沸騰,跟著瞎激動,躍躍欲試。

武官大多數都是性格耿直之人,他們對那些繞著一個問題說上半天的文官,有一種盲目崇拜,何況是麵對八十多歲的老知識分子。

聽著張柬之極具煽動性的語言,看著張柬之極具爆發力的動作,直覺告訴李多祚:幹了一輩子刀口舔血的買賣,最後這一筆將會使他青史留名。

八十歲拜相的張柬之做起事來果然是沉穩有謀,他的政變準備工作進行得是有條不紊,各個環節都是層層推進。八十多歲的老臣能有此等覺悟,李唐精神不死!

搞定李多祚,就等於手裏有了一支軍隊。軍方僅僅有一個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還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繼續充實基層隊伍。

革命畢竟不是請客吃飯,刀鋒決定一切。光走上層路線,根基不牢,忙到最後也是一場空。張柬之利用他的職務之便,對一些下層軍官進行了調整,把自己的一些親信秘密安插到羽林將軍這個崗位上去,以方便自己隨時調度。

張柬之策反的兩個最重要的人物,一個是司刑少卿桓彥範,另外一個是中台右丞敬暉。這兩個人都是他過去的老同事,而且他們三個都曾經受到過一個人的提拔,那個人就是武則天曾經最信任的狄仁傑。

這樣算下來,三個人也就有一種類似於同門的關係。所以張柬之一找到他們兩個,把自己的計劃一說,立即得到了兩人的響應—我們早就想這麼幹了,一直在等機會。

張柬之就問他:“將軍擊鼓鼎食,金章紫綬,貴寵當代,位極武臣,豈非高宗大帝之恩?”這句話就是說,將軍今天這種大富大貴的生活,是當今武臣中最高的殊榮。可您想過沒有,您的榮華富貴是誰給您的呢?難道不是高宗皇帝的恩寵!

李多祚想了想說:“是啊!這一點我銘記在心。”

張柬之一聽這事有門,就說高宗皇帝的兒子現在正被張易之和張昌宗這兩個跳梁小醜陷害,您難道不想去解救他嗎?您難道不想做點兒什麼事來報答高宗的恩德嗎?您難道不想青史留名嗎?

宋璟是玩筆杆子、動嘴皮子的,排比句一個個往李多祚的大腦皮層裏灌。

李多祚雖然是一個武夫,但卻是一個官場老油條。他一見這架勢,就明白了八九不離十。

他私底下也曾經算過這樣一筆賬,武皇撐不長久了,二張也沒幾天蹦躂了。李多祚是個武將,武將基本上都是闖江湖出身,混字訣是他們的法寶。混出來的成了功臣,混不出來的成了“黑社會”和山賊。

既然李多祚能從一個少數民族的江湖人,混成一個主旋律武將,說明這個人還是有頭腦的江湖人。

他一拍桌子,端起一觴酒一飲而盡,慨然道:“若能誅滅張易之兄弟,還太子於寶位,多祚惟相公所使,終不顧妻子性命。”這句話是一句表態的話,意即使老張,有事您說話,隻要是為李唐社稷,我李多祚就是拋妻棄子也在所不惜。

張柬之就把誅殺張易之兄弟的計劃和盤托出,李多祚聽得熱血沸騰,跟著瞎激動,躍躍欲試。

武官大多數都是性格耿直之人,他們對那些繞著一個問題說上半天的文官,有一種盲目崇拜,何況是麵對八十多歲的老知識分子。

聽著張柬之極具煽動性的語言,看著張柬之極具爆發力的動作,直覺告訴李多祚:幹了一輩子刀口舔血的買賣,最後這一筆將會使他青史留名。

八十歲拜相的張柬之做起事來果然是沉穩有謀,他的政變準備工作進行得是有條不紊,各個環節都是層層推進。八十多歲的老臣能有此等覺悟,李唐精神不死!

搞定李多祚,就等於手裏有了一支軍隊。軍方僅僅有一個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還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繼續充實基層隊伍。

革命畢竟不是請客吃飯,刀鋒決定一切。光走上層路線,根基不牢,忙到最後也是一場空。張柬之利用他的職務之便,對一些下層軍官進行了調整,把自己的一些親信秘密安插到羽林將軍這個崗位上去,以方便自己隨時調度。

張柬之策反的兩個最重要的人物,一個是司刑少卿桓彥範,另外一個是中台右丞敬暉。這兩個人都是他過去的老同事,而且他們三個都曾經受到過一個人的提拔,那個人就是武則天曾經最信任的狄仁傑。

這樣算下來,三個人也就有一種類似於同門的關係。所以張柬之一找到他們兩個,把自己的計劃一說,立即得到了兩人的響應—我們早就想這麼幹了,一直在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