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陳勝吳廣這麼一折騰,天下便亂成一鍋粥了。
以前秦始皇嬴政在位時,恨不得和自己過不去的人刀對刀、槍對槍地互砍。可惜,那幫和嬴政尿不到一條褲子裏的人卻沒那麼傻,明知道鬥不過嬴政,幹嘛要往刀口上撞呢?所以更樂意在地下活動,搞個暗殺或恐怖襲擊之類的事情。
等嬴政死後,這幫人根本沒把胡亥放在眼裏,都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番。結果被陳勝搶先放了第一把火。
當時每個反秦的人都有這麼一個想法——機會終於來了。
魏國有名的知識分子張耳、陳餘都是上過黑名單的人,在嬴政時代便被全國通緝。幸運的是直到嬴政駕崩,也沒被碰到一根毫毛,足見這二人的潛伏功力之深,不亞於天津站的餘則成。等到陳勝起來造反時,張耳、陳餘便前去投靠陳勝。陳勝對於這兩位與秦朝死磕的勇士也倍加佩服,便派他們隨同自己的手下武臣前往趙地造反奪取地盤。後來,張耳、陳餘鼓動武臣自立為趙王。
武臣手下的部將韓廣被派到燕地,當地的反抗組織就擁立他為燕王,宣布獨立。
狄城人田儋是原齊國王族,這個家族畢竟是戰國時代的豪門貴族,雖然齊被滅國了,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架子還沒倒,也趁亂在齊地自立為王。
占據魏地的周巿看到天下都在鬧革命,自立為王,便也蠢蠢欲動,但由於出身卑微,就立魏宗室弟子魏咎為魏王,他自己則當了宰相。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個魏王就是個傀儡,而周巿才是實際的掌權者,就這樣,周巿也脫離了陳勝集團。
陳勝部將秦嘉也聯合當地的部落貴族長老立景駒為楚王。
這些是割地稱王比較有代表性的造反部隊,當然還有許多沒有割地稱王的小股造反隊伍,如張良、英布、項梁與項羽、劉邦等眾多小集團。
嬴政做夢也想不到,自己剛剛入土也就一年時間,神州大地便又恢複到了統一前的樣子,甚至比統一前還要亂。
總之,陳勝的一把火已經把天下攪亂了,此時的劉邦在做什麼呢?
前麵已經提到劉邦被逼上了芒碭山,所以此刻的他還在大山裏當他的山大王呢。
雖然跑路逃竄是被逼無奈的選擇,但好歹保住了自己的小命。相對於當公務員時的穩定瀟灑來說,這種山高皇帝遠當大哥的日子,也別有一番風趣。雖然劉邦有時候也想念自己的老婆孩子,但作為一名逃犯,自己照顧自己都夠嗆,哪裏有餘力照顧老婆孩子呢,隻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人活著就要喝水吃飯,在芒碭山喝水不成問題,有的是山泉小溪,吃飯就難了。總不能天天挖草根吃樹皮吧。所以,劉邦也少不了帶著手下去幹一些偷雞摸狗的事情。
沒辦法,這都是為了活命。
雖然是幹著類似於土匪的事情,但劉邦卻不這麼認為,因為土匪殺人放火,什麼缺德的事情都幹,而劉邦這一夥隻是為了填飽肚子。所以劉邦把自己的“搶劫”行為美其名曰為“借糧”。
經過陳勝吳廣這麼一折騰,天下便亂成一鍋粥了。
以前秦始皇嬴政在位時,恨不得和自己過不去的人刀對刀、槍對槍地互砍。可惜,那幫和嬴政尿不到一條褲子裏的人卻沒那麼傻,明知道鬥不過嬴政,幹嘛要往刀口上撞呢?所以更樂意在地下活動,搞個暗殺或恐怖襲擊之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