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諜。選一個吉日,死難者家屬備辦葷菜、紙燭到事先選擇的一塊平地上祭拜,並把事先寫好的諜文燒化,意為通知死者靈魂知曉。這樣每七天一次,連搞三次。
樹。用竹篾紮成一支高三米,直徑一米餘的魂,外麵用紅綠紙糊貼。選吉日請神漢在選好的平地上放鞭炮、燒陰幣,把魂樹起來。叫死者親屬三至五人把拉得旋轉起來,人跟著旋轉。一邊旋轉,一邊叫喊死者的名字。旋到一定的時候,換下人馬繼續旋。
招魂。旋到一定程度,神漢赤膊圍裙,手提鐵劍,在四周舞弄跳躍一陣後,朝河邊或海灘跑去。四個壯漢手提一領草席,追隨神漢到海灘,攤開草席,焚化諜文。神漢一邊蹦跳,一邊招引死者靈魂,再大喊一聲,魂已入草席。四個壯漢馬上提起草席,飛快跑回邊,把席子向旋人的身上拋;眾人協助呐喊:“×××靈魂快上啊!起囉!起囉!”一邊人撒鹽米,一邊人拋燒化的紙錢。這時,旋的人當中會有人昏頭昏腦地向上步步爬去。下邊的眾人拔起,連帶人抬回家,讓這個人代替死者靈魂哭訴自己是如何死的,如何受苦難等。如果他講的跟死者情況相似,就表明靈魂已救出苦海;如講得不對頭,還得樹起再旋。但是一般說,一支魂一般為時一天一夜,就停止了。陳德來主編:《浙江民俗大觀》,當代中國出版社1998年版,第255頁。
非常明顯,牽來贖救亡靈與泉州等地的“做功德”中的部分儀式,有著同源的關係,隻是它們在被移民帶到洞頭等地之後,與當地的民俗或信仰發生了融合或碰撞,因此在具體的儀式和內容方麵,都有巨大的差異。這一點,隻要我們看過上述儀式內容的敘述,就可以非常直觀地感受到:從時間安排到儀式義項,相異是明顯的,但其主旨則是相同的,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兩者的傳承關係。
然而,上述內容還有一點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民俗在傳承過程中,由於與遷入地文化發生的融合碰撞,從而形成了一種幾乎具有新的內容和形式的民俗形態,從而使一種民俗的個性化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表現。區域民俗的存在,從本質上突出了這種個性化的價值。
放諜。選一個吉日,死難者家屬備辦葷菜、紙燭到事先選擇的一塊平地上祭拜,並把事先寫好的諜文燒化,意為通知死者靈魂知曉。這樣每七天一次,連搞三次。
樹。用竹篾紮成一支高三米,直徑一米餘的魂,外麵用紅綠紙糊貼。選吉日請神漢在選好的平地上放鞭炮、燒陰幣,把魂樹起來。叫死者親屬三至五人把拉得旋轉起來,人跟著旋轉。一邊旋轉,一邊叫喊死者的名字。旋到一定的時候,換下人馬繼續旋。
招魂。旋到一定程度,神漢赤膊圍裙,手提鐵劍,在四周舞弄跳躍一陣後,朝河邊或海灘跑去。四個壯漢手提一領草席,追隨神漢到海灘,攤開草席,焚化諜文。神漢一邊蹦跳,一邊招引死者靈魂,再大喊一聲,魂已入草席。四個壯漢馬上提起草席,飛快跑回邊,把席子向旋人的身上拋;眾人協助呐喊:“×××靈魂快上啊!起囉!起囉!”一邊人撒鹽米,一邊人拋燒化的紙錢。這時,旋的人當中會有人昏頭昏腦地向上步步爬去。下邊的眾人拔起,連帶人抬回家,讓這個人代替死者靈魂哭訴自己是如何死的,如何受苦難等。如果他講的跟死者情況相似,就表明靈魂已救出苦海;如講得不對頭,還得樹起再旋。但是一般說,一支魂一般為時一天一夜,就停止了。陳德來主編:《浙江民俗大觀》,當代中國出版社1998年版,第255頁。
非常明顯,牽來贖救亡靈與泉州等地的“做功德”中的部分儀式,有著同源的關係,隻是它們在被移民帶到洞頭等地之後,與當地的民俗或信仰發生了融合或碰撞,因此在具體的儀式和內容方麵,都有巨大的差異。這一點,隻要我們看過上述儀式內容的敘述,就可以非常直觀地感受到:從時間安排到儀式義項,相異是明顯的,但其主旨則是相同的,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兩者的傳承關係。
然而,上述內容還有一點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民俗在傳承過程中,由於與遷入地文化發生的融合碰撞,從而形成了一種幾乎具有新的內容和形式的民俗形態,從而使一種民俗的個性化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表現。區域民俗的存在,從本質上突出了這種個性化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