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大體可分為上中下三等。上等人是市局、區局和中隊的領導,各科科長、副科長、科員,他們是公務員身份,很大一部分是軍轉幹部。他們不用上街執法的,上班也不穿製服,是城管部門的決策者;中等人,就是吳用這樣的城管。他們多是大學本科畢業後,通過事業編招考進來的。當然,也有不少是通過關係調進來的,是這個“長”那個“長”的親戚。參加工作後,吳用很少去執法現場,除非遇到強拆違章建築,他們才會出現在現場。下等人是協管員,也就是所謂的“臨時工”,其實他們不是臨時工,是合同工。這類人員幹的都是城管執法中的髒活、累活,工資低、地位低、職業不穩定。他們愛在執法時撈點外快補貼工資之不足,沒收的水果什麼的,就瓜分了。協管員沒有執法資格的,按法律規定,他們出隊,要有吳用這樣的城管帶隊。但現實是,吳用這樣的城管,大多數時間是坐在辦公室裏的。因此案發前,參與圍毆小販陳責我的城管中沒有吳用。因為圍毆事件被人用手機拍了傳到網上,在城管隊內部也引起了爭議。吳用在會議上言辭頗為激烈地批評了協管員。有人看不慣,就罵他站著說話腰不痛,胳膊肘往外拐。還有人說,說得輕鬆,你上街試試?吳用被將了一軍,說上街就上街。他真上了街,本意是要給協管員做表率,讓他們明白什麼叫文明執法的。出街的第三天,他在執法中遇到了難題,隊員圍住了一名用三輪車推著水果賣的女子,要沒收那女子的三輪車。女子不肯。如果在往日,城管隊員會動粗,但吳用沒有讓隊員動粗,他和女子講道理,長篇大論,引來許多人圍觀與譏笑。口幹舌燥後,他的耐心漸漸失去。他揮揮手,讓城管隊員們強行執法,常見的一幕重演。混亂中,他感覺到腰部刺痛,然後就倒在了血泊中,人們尖叫、四散逃離。倒地的吳用看見了手執尖刀茫然而立的小販陳責我,陳責我的背後,是一輪蒼白的太陽。在臨死前的那一瞬,城管吳用眼前浮現了母親被城管圍住搶東西的情形,那是他少年時的記憶。然後,他感覺自己變輕了,飛離了地麵。他看見自己滿身血汙倒在地上。他死了。他是那麼年輕,正準備結婚,女友懷了孕,婚期定在這年的五月一日……
媒體采訪了吳用的家人,還有他的未婚妻。被害人的情況被調查清楚之後,無論是電視、報紙,還是網絡上,一邊倒地開始譴責小販陳責我。
小販陳責我的情況,很快也被媒體調查得底朝天。
小販陳責我來自一個以貧窮和喀斯特地貌著稱的省份。他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在家學木匠。早些年,在家給人打家具,一技在身,日子過得還行。婚後生一女,未拿到二胎準生證又生了個兒子,因計生罰款,日子過得就淒惶了。後來出門打工,在家具廠做木工,工資供子女讀書不成問題。做了十多年木工,長期和天那水、粉塵之類的東西打交道,慢慢就經常性頭暈眼花、四肢無力,記憶也一日不如一日,四十歲的人,實在有了老態。他開始沒有在意,後來實在挨不住了,去醫院一查,慢性中度苯中毒。這病沒得治,隻能養,首先是不能再接觸苯。去工廠討說法自然是不可能的,這些年,他在一家又一家廠子裏打工,最後病發時的那家廠,他才幹了兩個月,無法認定是哪家廠的責任。工廠出於人道,給了他一點慰問金,他千恩萬謝,沒想到去打官司。再不能打工,家境自然是越發艱難,女兒正讀高三,說什麼也不肯再上學,輟學來到南方打工,進了一家電子廠。兒子讀高一,也不想讀了。小販陳責我指著兒子罵,說他這輩子最大的遺憾是沒考上大學。當年,小販陳責我的成績好,會讀書是在學校出了名的,村裏人都認為他會考上大學,他父母也以為他們家會因兒子而改換門庭,誰知放榜,他卻名落孫山。他給女兒取名一鳴,兒子取名一飛,是希望兩個孩子一鳴驚人,一飛衝天。現在,女兒沒指望了,兒子是斷不能再輟學的。兒子讀書用功,和父親一樣會讀書,在縣城一中成績名列前茅,隻要不出意外,上“一本”是很有希望的。為了一家人的生計,也為了兒子將來上大學的開支,小販陳責我買了輛三輪車,清晨從水果批發市場進水果,夫妻二人分頭零售。收入還可以,就是要防城管,得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隨時做好跑的準備。他身體不好,反應相對遲鈍,經常被抓,好不容易賺點錢,被抓一次,一個月就算是白幹了。一年下來,他妻子一次沒被抓過,他卻被抓了三次。他也想做點別的,但沒找到合適的營生,這樣一做就是三年。眼看今年兒子要高考,沒曾想,剛買的三輪車又被沒收了。數次去討要未果,回到家,老婆又數落他,罵他笨,別人都跑得脫,為何單單你這死豬跑不脫?他心裏有氣,誰也沒想到,平常老實巴交的人,卻幹出了這驚天血案。後來據他交代,他本是想紮一刀就跑,並沒想要人的命。事發後,他並沒有表現出積極的認罪態度,而是認為城管該殺。當他得知被害人是剛畢業的大學生,特別是得知被害人的母親也曾經是小販後,他蹲在地上號啕痛哭。他的態度轉變了,他說他沒有別的想法,隻求速死。最大的願望,是伏法前能見到兒子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小販陳責我的情況被公布之後,網絡上對他的同情之聲又多了起來。因此,要求嚴懲凶手的聲音漸漸沒那麼激烈了,而道正律師事務所的律師韋工之認為,小販陳責我並不是事件的元凶,元凶應該是我們這個社會。韋工之律師還宣布,他將為小販陳責我提供法律援助。而另外一個事實,卻被城管部門隱瞞了起來。小販陳責我在案發前兩天,曾到城管隊討要他的三輪車,遭到了城管隊員們的羞辱,幾個城管員輪流扇了他耳光,還將他綁在烈日下曬了一個小時,並揚言讓他滾出這城市,否則見一次打一次。小販陳責我後來隻求速死,在受審時並未提及這一節,甚至對他的律師也沒有提起。
城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大體可分為上中下三等。上等人是市局、區局和中隊的領導,各科科長、副科長、科員,他們是公務員身份,很大一部分是軍轉幹部。他們不用上街執法的,上班也不穿製服,是城管部門的決策者;中等人,就是吳用這樣的城管。他們多是大學本科畢業後,通過事業編招考進來的。當然,也有不少是通過關係調進來的,是這個“長”那個“長”的親戚。參加工作後,吳用很少去執法現場,除非遇到強拆違章建築,他們才會出現在現場。下等人是協管員,也就是所謂的“臨時工”,其實他們不是臨時工,是合同工。這類人員幹的都是城管執法中的髒活、累活,工資低、地位低、職業不穩定。他們愛在執法時撈點外快補貼工資之不足,沒收的水果什麼的,就瓜分了。協管員沒有執法資格的,按法律規定,他們出隊,要有吳用這樣的城管帶隊。但現實是,吳用這樣的城管,大多數時間是坐在辦公室裏的。因此案發前,參與圍毆小販陳責我的城管中沒有吳用。因為圍毆事件被人用手機拍了傳到網上,在城管隊內部也引起了爭議。吳用在會議上言辭頗為激烈地批評了協管員。有人看不慣,就罵他站著說話腰不痛,胳膊肘往外拐。還有人說,說得輕鬆,你上街試試?吳用被將了一軍,說上街就上街。他真上了街,本意是要給協管員做表率,讓他們明白什麼叫文明執法的。出街的第三天,他在執法中遇到了難題,隊員圍住了一名用三輪車推著水果賣的女子,要沒收那女子的三輪車。女子不肯。如果在往日,城管隊員會動粗,但吳用沒有讓隊員動粗,他和女子講道理,長篇大論,引來許多人圍觀與譏笑。口幹舌燥後,他的耐心漸漸失去。他揮揮手,讓城管隊員們強行執法,常見的一幕重演。混亂中,他感覺到腰部刺痛,然後就倒在了血泊中,人們尖叫、四散逃離。倒地的吳用看見了手執尖刀茫然而立的小販陳責我,陳責我的背後,是一輪蒼白的太陽。在臨死前的那一瞬,城管吳用眼前浮現了母親被城管圍住搶東西的情形,那是他少年時的記憶。然後,他感覺自己變輕了,飛離了地麵。他看見自己滿身血汙倒在地上。他死了。他是那麼年輕,正準備結婚,女友懷了孕,婚期定在這年的五月一日……
媒體采訪了吳用的家人,還有他的未婚妻。被害人的情況被調查清楚之後,無論是電視、報紙,還是網絡上,一邊倒地開始譴責小販陳責我。
小販陳責我的情況,很快也被媒體調查得底朝天。
小販陳責我來自一個以貧窮和喀斯特地貌著稱的省份。他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在家學木匠。早些年,在家給人打家具,一技在身,日子過得還行。婚後生一女,未拿到二胎準生證又生了個兒子,因計生罰款,日子過得就淒惶了。後來出門打工,在家具廠做木工,工資供子女讀書不成問題。做了十多年木工,長期和天那水、粉塵之類的東西打交道,慢慢就經常性頭暈眼花、四肢無力,記憶也一日不如一日,四十歲的人,實在有了老態。他開始沒有在意,後來實在挨不住了,去醫院一查,慢性中度苯中毒。這病沒得治,隻能養,首先是不能再接觸苯。去工廠討說法自然是不可能的,這些年,他在一家又一家廠子裏打工,最後病發時的那家廠,他才幹了兩個月,無法認定是哪家廠的責任。工廠出於人道,給了他一點慰問金,他千恩萬謝,沒想到去打官司。再不能打工,家境自然是越發艱難,女兒正讀高三,說什麼也不肯再上學,輟學來到南方打工,進了一家電子廠。兒子讀高一,也不想讀了。小販陳責我指著兒子罵,說他這輩子最大的遺憾是沒考上大學。當年,小販陳責我的成績好,會讀書是在學校出了名的,村裏人都認為他會考上大學,他父母也以為他們家會因兒子而改換門庭,誰知放榜,他卻名落孫山。他給女兒取名一鳴,兒子取名一飛,是希望兩個孩子一鳴驚人,一飛衝天。現在,女兒沒指望了,兒子是斷不能再輟學的。兒子讀書用功,和父親一樣會讀書,在縣城一中成績名列前茅,隻要不出意外,上“一本”是很有希望的。為了一家人的生計,也為了兒子將來上大學的開支,小販陳責我買了輛三輪車,清晨從水果批發市場進水果,夫妻二人分頭零售。收入還可以,就是要防城管,得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隨時做好跑的準備。他身體不好,反應相對遲鈍,經常被抓,好不容易賺點錢,被抓一次,一個月就算是白幹了。一年下來,他妻子一次沒被抓過,他卻被抓了三次。他也想做點別的,但沒找到合適的營生,這樣一做就是三年。眼看今年兒子要高考,沒曾想,剛買的三輪車又被沒收了。數次去討要未果,回到家,老婆又數落他,罵他笨,別人都跑得脫,為何單單你這死豬跑不脫?他心裏有氣,誰也沒想到,平常老實巴交的人,卻幹出了這驚天血案。後來據他交代,他本是想紮一刀就跑,並沒想要人的命。事發後,他並沒有表現出積極的認罪態度,而是認為城管該殺。當他得知被害人是剛畢業的大學生,特別是得知被害人的母親也曾經是小販後,他蹲在地上號啕痛哭。他的態度轉變了,他說他沒有別的想法,隻求速死。最大的願望,是伏法前能見到兒子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小販陳責我的情況被公布之後,網絡上對他的同情之聲又多了起來。因此,要求嚴懲凶手的聲音漸漸沒那麼激烈了,而道正律師事務所的律師韋工之認為,小販陳責我並不是事件的元凶,元凶應該是我們這個社會。韋工之律師還宣布,他將為小販陳責我提供法律援助。而另外一個事實,卻被城管部門隱瞞了起來。小販陳責我在案發前兩天,曾到城管隊討要他的三輪車,遭到了城管隊員們的羞辱,幾個城管員輪流扇了他耳光,還將他綁在烈日下曬了一個小時,並揚言讓他滾出這城市,否則見一次打一次。小販陳責我後來隻求速死,在受審時並未提及這一節,甚至對他的律師也沒有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