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昆蟲與蘑菇(2 / 3)

但這並不意味著其他菌類,特別是牛肝菌也是轉瞬即逝的、無法保存的。我用非常可口、受人喜愛的可食用牛肝菌做實驗。我在想是不是可以從中提取出一種可用於烹調的李比希調味素。於是我將一些菌切成小塊,一部分放在清水中,一部分放在添加有小蘇打的重碳酸鹽水中。整個加工過程持續了整整兩個小時。牛肝菌肉真是毫不屈服,得用烈性藥物來對付它,但為了得到想要的結果,是無法采用這種藥物的。

在沸水中煮,甚至在加了小蘇打的重碳酸鹽水中煮,食用牛肝菌仍然完好無損,但卻被雙翅目昆蟲的幼蟲分解成流質,這和肉蛆蟲將蛋白分解成液體是一樣的。這兩種情況下的液化都是悄悄發生的,這可能是由於特殊蛋白酶的作用,但這兩種酶可能不一樣。肉食液化器采用的是一種蛋白酶,而牛肝菌液化器采用的是另一種。盤子裏裝滿了一種流質,呈黑色,很稀,看上去有點像瀝青。如果使水分蒸發,糊狀物就變成了一個易碎的硬塊,有點像太妃糖。嵌在這個硬塊裏的幼蟲和蛹由於無法脫身都死掉了,分析化學使它們致命。而當侵蝕發生在地麵時,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液體被地麵吸收了,從而使蛆蟲獲得了自由。在我的碗裏,液體不斷積聚,當它變成一塊固體時便會殺死那些蛆蟲。

蛆蟲作用於紫色牛肝菌上的結果和作用於撒旦牛肝菌上的結果是一樣的,也就是說,最終得到的是一種黑色糊狀物。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種菌切開後,特別是被壓碎後會變成藍色。而食用牛肝菌切開後肉始終是白色,被蛆蟲液化後得到的產物呈淺褐色。用毒蠅菌做實驗,得到的是一種像杏仁醬一樣的糊狀物。用不同的菌所進行的實驗證實了一條規律:所有的菌在蛆蟲的作用下都變成了或稠或稀的糊狀物,而且顏色有所不同。

為什麼兩種長著紅色菌管的牛肝菌——紫色牛肝菌和撒旦牛肝菌會變成黑色的糊狀物呢?我大概知道其原因。那兩者都變成了藍色,並夾雜著綠色。第三種藍色牛肝菌的顏色變化很明顯,不管是在什麼地方,菌蓋也好,菌柄也好,菌管也好,隻要稍微一點兒輕微的碰傷,被碰傷的地方就由純白色變成漂亮的藍色。把這種牛肝菌放在二氧化碳氣體中,即便我們現在敲擊、壓碎、將它化為漿狀,藍色也不會出現。但從被壓碎的牛肝菌中取出來的一些碎片,隻要一遇到空氣就立刻變成漂亮的藍色。這讓我想起了某種染色方法。浸泡於石灰、硫酸鐵和綠礬溶液中的靛藍將會失去一部分氧;將會褪色,變得可溶於水,就像它原先以無色液體的形式存在於未加工的靛藍植物中一樣。將一滴這樣的液體置於空氣中,液體立刻發生氧化:又變成了不溶於水的靛藍。

這和我們所看到的牛肝菌迅速變藍是一樣的,這些牛肝菌中真的含有可溶解的、無色的靛藍嗎?如果不是某些特性引起了疑問,我們就可以肯定了。牛肝菌在空氣中暴露過長的時間,那些變成藍色的牛肝菌,特別是藍色牛肝菌,不但沒有保持可能是靛藍標誌的藍色,反而褪色了。盡管是這樣,這些菌中還是含有一種在空氣中極易變色的顏料。我們難道不能把它認為是變成藍色的牛肝菌被蛆蟲液化後發黑的原因嗎?其他菌類,例如肉質為白色的可食用牛肝菌,它們被蛆蟲液化後就不會變成瀝青色。

所有切開後變成藍色的牛肝菌名聲都不好;書上說它們是危險的,至少是可疑的。用撒旦這個名稱足以表達我們對它的恐懼了。衣蛾和幼蟲卻和我們不一樣:它們貪婪地食用我們所懼怕的菌類。但奇怪的是,這些撒旦牛肝菌的瘋狂迷戀者都拒絕食用我們覺得很美味的蘑菇,包括最有名的紅鵝膏菌,羅馬帝國時期,古代的美食家稱之為上帝的食物。這是我們的食用菌中最漂亮的一種。當它準備掀開裂開的泥土出來時,它是一個被菌托包裹著的漂亮的卵形小球。然後這個囊袋慢慢裂開,漂亮的橘黃色球體從鋸齒狀的洞口露出一部分,就好像將雞蛋煮熟,剝去蛋殼,剩下的就是囊袋中的傘菌。初期的傘菌非常像是一個上端剝去了部分蛋白、露出一點點蛋黃的雞蛋。人們驚訝於這種相似,稱這個菌類為盧葫塞迪烏,即蛋黃。很快,菌蓋完全張開,伸展得像一張唱片,摸起來比綢緞更柔軟,看上去比金蘋果更絢麗。在紅色的歐石楠中異常美麗,令人著迷。

而蛆蟲拒絕食用這種美味的傘菌。在我頻繁的野外觀察中,從沒有發現一個被幼蟲啃咬過的紅鵝膏菌。這需要將蛆蟲監禁在大口瓶中,不提供其他食物,逼迫它去吃紅鵝膏菌,被搗成果醬般的紅鵝膏菌似乎也不受歡迎。當液化完成後,這些蛆蟲想要離開,這說明它們並不喜歡這種食物。軟體動物也是一樣,並不是紅鵝膏菌的狂熱消費者。當它從傘菌旁邊走過時,除非沒有找到更好的食物,它才會停下來,咬一小口,並不拖延逗留。因此,如果我們請昆蟲來作證,甚至是請鼻涕蟲作證,來識別哪些菌類可以食用,我們會拒絕它們當中最好吃的菌類了。盡管如此,幼蟲不敢吃的那些漂亮的傘菌仍然遭到了破壞,不是被幼蟲破壞,而是被一種寄生真菌所破壞。這種菌使蘑菇出現紫色斑點並腐爛。這是我看到的唯一開發紅鵝膏菌的昆蟲。

另一種鵝膏菌的菌蓋邊緣有美麗的條紋,它和紅鵝膏菌一樣是一種美味的食物。我們稱之為小灰菌,因為它的顏色通常是灰色的。無論是蛆蟲,或是更大膽的衣蛾都不碰它。它們同樣也拒絕了豹皮鵝膏菌、春鵝膏菌和檸檬黃鵝膏菌,這三種鵝膏菌都有毒。總之,那些對我們來說是美味的或是有毒的鵝膏菌都被蛆蟲拒絕了。隻有蛞蝓有時會咬上一口。拒絕的理由還不清楚。例如豹皮鵝膏菌,人們認為它被拒絕的理由是它含有對昆蟲致命的生物堿。那為什麼沒有任何毒性的紅鵝膏菌和愷撒鵝膏菌也無一例外地被拒絕了呢?是不是因為口感欠佳或是缺少引起食欲的作料?確實,生的鵝膏菌沒有任何獨特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