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小米創業獲得巨大成功(1 / 3)

喬布斯專注到了什麼程度呢?他甚至做手機剛開始隻做一個顏色,搞了幾個顏色之後他覺得不夠專注。

所以,當我自己做手機的時候,高度認同“大道至簡”,越簡單的東西越難做。我們隻做了一款手機,也隻有一個名字,就叫“小米手機”。

我還想給大家講一個蘋果的故事。在1997年的時候,蘋果已經接近破產了,就把喬布斯請了回去。一回到蘋果,喬布斯就傳達了一個理念,決定不做什麼跟決定做什麼一樣重要。喬布斯跟幾十個產品團隊開會,產品評估結果顯示出蘋果的產品線十分不集中。無數的產品,在喬布斯眼裏大部分是垃圾。光是麥金塔就有N個版本,每個版本還有一堆讓人困惑的編號,從1400到9600都有。

“我應該讓我的朋友們買哪些?”喬布斯問了個簡單的問題,但卻得不到簡單的答案,他開始大刀闊斧地砍掉不同型號和產品,很快就砍掉了70%。

幾周過後,喬布斯還是無法忍受那些產品。在一次產品戰略會上他發飆了,他在白板上畫了一根橫線和一根豎線,畫了一個方形四格圖,在兩列頂端寫上“消費級”“專業級”,在兩行標題寫上“台式”和“便攜”,“我們的工作就是做四個偉大的產品,每格一個”。說服董事會後,蘋果高度集中研發了PowerMatosh G3、Powerbook G3、iMac、iBook四款產品。

當時蘋果離破產也就不到90天。喬布斯隻用了一招殺手鐧——“專注”,就讓蘋果從1997年虧損10.4億美元,變成1998年贏利3.09億美元,起死回生。

喬布斯那時候還高調砍掉了“牛頓”項目,當時很出名的一款手寫設備。喬布斯說,上帝給了我們十支手寫筆,我們不要再多發明一個了。

後來的故事,大家應該都不會陌生,停掉牛頓後,蘋果解放了一批優秀工程師去開發新的移動設備,最終做出了iPhone和iPad。

這就是我一直跟大家講的,大家能不能少做點事?能不能隻做一件事情?少就是多,專注才有力量,專注才能把東西做到極致。

極致:做到自己能力的極限

極致,就是做到你能做的最好,就是做到別人達不到的高度。

最近很火的Instagram(圖片移動應用軟件),剛剛被Facebook(臉書)用10億美元收購。要知道,Instagram隻是一家13人的小公司做的圖片分享應用,隻花了2年時間就發展了5000萬用戶、賣了10億美元。Instagram不是iOS(蘋果移動操作係統)上的第一款照片分享APP(手機應用程序),甚至不是第二款或者第十款。是什麼讓Instagram能值10億美元?說白了,Instagram真正與眾不同的是,把易用性做到了極致。十幾種濾鏡效果,一鍵分享,社交元素,讓用戶在手機上分享圖片非常簡單方便。

喬布斯專注到了什麼程度呢?他甚至做手機剛開始隻做一個顏色,搞了幾個顏色之後他覺得不夠專注。

所以,當我自己做手機的時候,高度認同“大道至簡”,越簡單的東西越難做。我們隻做了一款手機,也隻有一個名字,就叫“小米手機”。

我還想給大家講一個蘋果的故事。在1997年的時候,蘋果已經接近破產了,就把喬布斯請了回去。一回到蘋果,喬布斯就傳達了一個理念,決定不做什麼跟決定做什麼一樣重要。喬布斯跟幾十個產品團隊開會,產品評估結果顯示出蘋果的產品線十分不集中。無數的產品,在喬布斯眼裏大部分是垃圾。光是麥金塔就有N個版本,每個版本還有一堆讓人困惑的編號,從1400到9600都有。

“我應該讓我的朋友們買哪些?”喬布斯問了個簡單的問題,但卻得不到簡單的答案,他開始大刀闊斧地砍掉不同型號和產品,很快就砍掉了70%。

幾周過後,喬布斯還是無法忍受那些產品。在一次產品戰略會上他發飆了,他在白板上畫了一根橫線和一根豎線,畫了一個方形四格圖,在兩列頂端寫上“消費級”“專業級”,在兩行標題寫上“台式”和“便攜”,“我們的工作就是做四個偉大的產品,每格一個”。說服董事會後,蘋果高度集中研發了PowerMatosh G3、Powerbook G3、iMac、iBook四款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