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女巫的軍事行為(3 / 3)

“休屠”神祠以匈奴部族名命名,“金人“神祠顯然與(史記匈奴列傳)所謂“漢使驃騎將軍(霍)去病將萬騎出隴西,過焉支山千餘裏,擊匈奴,得胡首虜萬八千餘級,破得休屠王祭天金人”及(衛將軍瞟騎列傳)所謂“過焉支山千有餘裏,合短兵,殺折蘭王,斬盧柄王,誅全甲,執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首虜八千餘級,收休屠祭夭金人”事有關。而關於“徑路”神祠,(漢書郊祀誌下)寫道雲陽有徑路神祠,祭休屠王也。”顏師古注:“休屠,匈奴王號也。徑路神,本匈奴之祠也。”

又據說,“徑路”,是匈奴寶刀名。(漢書匈奴傳下)記載,漢使韓昌、張猛與匈奴單於“共飲血盟”,(韓)昌、(張)猛與單於及大臣俱登匈奴諾水東山,刑白馬,單於以徑路刀金留犁撓酒''顏師古注引應劭曰:“徑路,寶刀也。”(漢書地理誌上)王先謙(補注)則說,“(郊祀誌);‘雲陽有徑路神祠,祭休屠王也。’則‘徑路’是休屠王名,沒而為神,故匈奴祠而漢因之。非祠寶刀也其神遺有寶刀,因名‘徑路刀’耳顯然,雲陽甘泉所謂“有休屠、金人及徑路神祠三所”,當時應當都是出身匈奴的“胡巫所主持的祀所。而“休屠”、“金人”姑且不論,所謂“徑路神祠''顯然有濃重的戰爭神祀的性質。

西漢帝王與上天之間的聯係竟然曾經借“胡巫”之力而實現據(漢書鄭祀誌下),漢元帝初年,“徑路”祠以“不應禮“罷。

是跗人尋味的文化現象。

西漢長安地區“胡巫”的活躍,有特殊的曆史文化背景。

考察這一背景,我們可以試從三個方麵進行分析。

第一,我們首先注意到的曆史現象,是西漢神祀製度大體繼承了秦王朝的原有體製,而秦文化又有吸取西北民族文化影響的傳統。

西漢神祀形式因此所具有的原始性,可以成為我們認識早期神秘主義文化的標本。

第二,西漢統治中心地區“胡巫”活動的另一因素,是長安接近北方草原民族軍事文化影響的地理條件。

前引“匈奴祭天處本在雲陽甘泉山下,秦奪其地''以及“徑路神祠在雍州雲陽縣西北九十裏甘泉山下,本匈奴祭天處,秦奪其地“等說法,正反映了這樣的情形。

(史記匈奴列傳)說,周武王時,“放逐戎夷涇、洛之北''至周道衰,犬戎曾經“居於徑渭之間侵暴中國”,“秦褻公伐戎至岐,始列為諸侯。”秦穆公時代,“自隴以西有緜諸、緄戎、翟、羱之戎,岐、梁山、涇、漆之北有義渠、大荔、烏氏、朐銜之戎。”秦昭襄王時,宣太後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殘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可能正是在這樣的曆史過程中,雲陽甘泉山下的祭天祠所由匈奴手中轉入秦人控製之下。

而按照司馬遷在(史記匈奴列傳)中開篇即強調的“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的說法,則所謂“雲陽、甘泉,黃帝以來祭天圓丘處也”與所謂“匈奴祭天處本在雲陽甘泉山下,秦奪其地”也並不矛盾。

聯係前麵說到的雲陽甘泉“休屠、金人及徑路神祠三所”的設立,可知甘泉很可能原先是匈奴巫文化的一個特珠基地,在漢武帝時代,又成為匈奴巫文化與漢地巫文化相融彙的一個特殊的交合點。

第三,長安“胡巫”活躍的另一曆史文化條件,是西漢帝國和匈奴長期的戰爭關係。

克勞塞維茨曾經說:“戰爭是一種人類交往的行為。”馬克思和恩格斯也曾經指出:戰爭本身“是一種經常的交往形式”

戰爭雙方在激烈較量的同時,也實現了密切的文化接觸和文化交往。

女巫詛軍表演

(史記)關於“丁夫人”以方祠詛匈奴、大宛的記述,可以作為說明當時女巫在戰爭中直接發生作用的史例。

(封禪書)和(孝武本紀)都有這樣的記載:

太初無年,是旁,西伐大宛,蝗大起,丁夫人、雒相虞初等以方祠證匈奴、大寇焉。

又書.郊祀誌),也沿承(史記)的記載。

也就是說,有稱‘丁夫人”者,在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西漢王朝征伐大宛的戰爭中,以隨軍方士的身份,用方術詛咒匈奴和大宛的軍隊。

關於“丁夫人”的身份,裴壤(集解)引韋昭的說法丁,姓;夫人,名也。”顏師古(漢書郊祀誌下)注則引述應劭的解釋說:

丁夫人,其先丁複,本越人,封咁都侯。夫人其後,以又引韋昭曰:“丁,姓;夫人,名也。”周壽昌(漢書注校補)卷一八又說,這與戰國時期著名的“善為匕首者”徐夫人同樣,也是“男而女名也“。張孟倫(漢魏人名考)一書,於是舉為“男子女名”的一例不過,所謂“徐夫人“事,見於(史記剌客列傳):

於是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淬之,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

乃裝為遺荊軻。

所謂“徐夫人''司馬貞(索隱):“徐,姓;夫人,名。謂男子也。”然而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引中積德曰:

徐夫人,非女子未可知也。且其命匕首非必工名,或所之人名盛,則亦以命焉。

這樣的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且,漢代“夫人”稱謂已經明確是指女性。“範夫人城“的史事也可以作為證明現在看來,關於“丁夫人”的性別,仍然隻可以存疑。如果“丁夫人”與“範夫人”同祥是女性,當然可.以作為女巫服務於戰爭的史例。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範夫人”也有和“丁夫人”類似的詛軍的巫術能力。

《漢書旬奴傳上》記教,漢軍擊敗匈奴,乘勝追北,至範夫人城。”據顔師古注引應助的解釋.說範夫人丈夫骨軍築造此城,陣亡後,苊夫人串餘眾麵守最終得以敵保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