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年革命失敗後,歐洲工人運動處在停滯沉睡的狀態,而資本主義在迅速發展。馬克思這時退回到書房,潛心研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為揭示社會發展的未來趨向鍛造理論武器。
他大量地閱讀,大量地寫摘要、劄記。他研究得最多的是經濟學。他深入透徹地研究了政治經濟學史,從古希臘的色諾芬一直到自己同時代的經濟學家;他研究了各個時期的經濟史,特別是資本主義的經濟史;他還研究工藝學,對工藝學在資本主義生產中的運用,對科學技術的發現和發明都有精深的了解。在他的筆記中,他對幾個世紀以來數學、物理學和其他科學在生產中的應用,都做了詳細的摘錄。他對於貨幣和價格理論、流動資本的周轉、資本主義企業中的賬簿計算等問題,都下了很深的工夫。他還讀了卷帙浩繁的官方報告,其中包括大量的工廠調查員報告“藍皮書”——這些資料是被國會議員們當作廢紙賣掉,而馬克思又以低價從舊書商那裏買來的。不隻是經濟學,馬克思對古往今來的哲學、文學也都有精深的研究。他曾經有過寫哲學史的設想。他對偉大的文學家充滿了熱愛,從荷馬、埃斯庫羅斯到但丁、莎士比亞、塞萬提斯、歌德、巴爾紮克的作品,都非常熟悉;他把莎士比亞看作人類的偉大戲劇天才,對他的戲劇可以成段成段地背誦。他還喜好演算數學,把這當作一種休息。他對數學有特別的偏愛,認為一種科學隻有在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算達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
馬克思對各國的曆史、政治、外交、國際關係都作過紮實的研究,並一直給予極大的關心。他對曆史始終有著濃厚興趣,讀過古往今來的大批曆史著作、遊記、回憶錄、傳記等。他的涉足範圍從歐洲到美洲和亞洲,甚至到遠在東方的中國。他直到晚年還寫下了大量的曆史學筆記。他一生寫出了眾多論述國際問題的文章和小冊子,隻要閱讀一下它們,就不能不對作者的豐富知識和真知灼見表示驚歎。
自從1850年6月馬克思得到英國博物館的閱覽證後,除了天氣惡劣、生病和暫時外出,馬克思幾乎每天從早晨9點到晚上7點都在裏麵查閱資料、做摘要、寫著作。晚間在家中又繼續工作,常常通宵達旦。
由於工作過於緊張,他那本來健壯的身體從19世紀50年代起就逐漸開始出毛病了。頭痛、肝病、痔瘡……這些病狀侵蝕著他的健康,使他大受其苦。醫生一再要求他加強體育鍛煉並禁絕夜間工作,但這些要求,不到萬不得已時他是不會認真照辦的。過度工作、缺少鍛煉,加上飲食不良,是馬克思未能長壽的重要原因。在他去世許多年後,李卜克內西回憶說,如果馬克思能夠早下決心過一種正常的生活,那麼他一定會長壽。這是對馬克思學習與工作的真實寫照。馬克思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無產階級的革命事業。我們認識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離不開馬克思本人的主觀努力。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馬克思的勤奮好學以及深厚的學術素養。
1845年春馬克思所寫的《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以及1845年到1846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誌意識形態》,以社會實踐為基礎,係統地闡發了辯證的和曆史的唯物主義基本原理,標誌著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形成。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人類曆史根本轉折時代的產物,是人類全部優秀文化遺產的結晶。曆史發展到19世紀中葉,不僅提出了適應時代要求創立新的世界觀的任務,而且也從各個方麵為創立新世界觀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偉大曆史功績,就在於順應了時代的緊迫需要,將這種可能轉變為現實,為無產階級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偉大的認識工具。
馬克思主義是在實踐中產生的,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這種發展,除了馬克思、恩格斯根據實踐的發展對自己創立的理論不斷充實和完善外,其後首先是由列寧等馬克思主義者在領導俄國革命中實現的。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確立為自己的指導思想,並在長期奮鬥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先後產生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