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轉向科學共產主義(2 / 2)

二十二歲的恩格斯不僅同憲章派領袖交往頻繁,而且同加入“正義者同盟”的德國共產主義者建立了密切聯係。“正義者同盟”成立於1836年,手工業無產者占多數,那時有一些是從1834年在巴黎建立的民主共和主義的“流亡者”秘密同盟中分裂出來的無產階級分子。同盟是秘密組織起來的,受到法國和德國當局的嚴密監視,綱領受到魏特林空想共產主義的影響,恩格斯對其持保留態度。恩格斯在倫敦會見了沙佩爾、鮑威爾、莫爾等人,他們三個都是熱情的革命家,沙佩爾身材魁偉,果敢剛毅,時刻準備著為革命犧牲,具有職業革命家的典範;鮑威爾雖然是一個皮鞋匠,但是他靈敏而詼諧,矮小的身體裏蘊藏著機智和果斷;莫爾是一個中等身材的大力士,充滿智慧。恩格斯說:“1843年我在倫敦認識了他們三人,這是我遇到的第一批革命無產者。盡管我們當時的觀點在個別問題上有分歧——對於他們的狹隘平均主義,我當時還用在某種程度上同樣狹隘的哲學高傲態度與之對立,但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這三個真正的人在我自己還剛剛想要成為一個人的時候所留給我的良好印象。”

這幾個人對工人事業的獻身精神和革命決心給恩格斯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然而由於思想上存在著分歧,他們在邀請恩格斯加入“正義者同盟”時,恩格斯謝絕了他們的邀請。恩格斯的這種態度不是出於本身的好惡,而是一種堅持原則的舉動,對於已經是唯物主義和無神論者的恩格斯來說,他一開始就認為魏特林平均主義的共產主義思想是不科學的。恩格斯說:“平均主義想把世界變成工人公社,把文明中間一切精致的東西——科學、美術等等,都當做有害的、危險的東西,當做貴族式的奢侈品來消滅掉;這是一種偏見,是他們完全不懂曆史和政治經濟學的必然結果。”這段批判法國平均主義的話,對魏特林主義同樣適用。

在英國期間,恩格斯還結識了許多工人運動活動家,德國無產階級詩人格奧爾格·維爾特就是其中的一位。1843年,維爾特來到英國布萊得弗德,很快與恩格斯建立了友誼,並經常討論一些重大的政治問題,兩人談話投機,一同愉快地度過了許多個星期天。在恩格斯的影響下,資本主義製度下工人階級的苦難漸漸出現在維爾特的筆下,揭露資本主義罪惡的詩篇也相繼出現在人們麵前。維爾特逐漸接受科學社會主義,成為了一名共產主義戰士。1845年7月19日,他寫信告訴母親,自己“已經屬於一貧如洗的共產黨人”。他對恩格斯非常敬重,認為恩格斯“真正是一個才智超群的非凡的人物,他日日夜夜集中精力為勞動者階級謀福利”。恩格斯對他的民主精神也很欽佩,兩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通過參加工人運動、深入調查研究政治經濟學和社會主義文獻,恩格斯真正認識了無產階級的特性及其偉大的曆史使命,在轟轟烈烈的工人運動中,恩格斯以共產主義者的形象投入到工人階級的解放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