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犯國俊鉀赴刑場之際,有一民女悍然衝擊刑場,甚至企圖奪取法警槍械,為昭顯國法威嚴,法警鳴槍示警後將其當場擊斃。有指認者稱,此女即為與終犯國俊拚居多年的嫂嫂劉張氏(即體張氏)。另,俘犯國俊伏法之日,其嬌婦陳巧蘭自覺無顏於世, 亦於家中懸梁自盡。年紀輕輕, 當為啼噓。

麵對著數十年前的報紙,我目瞪口呆,驚悸莫名。果然是三個人,一男兩女,一日之內,就這般命隕魂散。加上多年前被炸死的伴國良,那就是四個人。尤其讓我難以置信的是,爺爺所言,雖與事實有所謬差,卻並非癮語,原來被槍斃的人不是他的阿瑪,而是他的叔叔。爺爺的阿瑪,就是我的太爺爺,按報紙上的說法,“終國良已娶妻生子”,那爺爺理應就是他的兒子。而伶國俊呢,則是我的叔太爺。叔太爺與太奶奶因有奸情,竟同時被誅殺,怪不得爺爺說“丟死人”,不願言說。

那我呢?原來我姓侈,是滿族人的後代。這個秘密是真實的嗎?

我獨自走在北口火車站的廣場上,眼裏心裏都是一片迷茫。北口是東北的一個中等城市,因戰略和交通上的重要,曾被日本侵略者格外看重,修鐵路,建橋梁,一直派重兵把守。據說北口火車站曾是這個城市最高大最堅固的建築,據說日本人不僅把它作為鐵路上的樞紐,還把它當成負隅頑抗的最後堡壘。那個堡壘已在二十多年前被徹底拆除了,代之而起的是更加雄偉壯觀的建築。但火車站附近,密如織網的鐵路線依存,輔之的便是如林高聳的鐵路員工住宅樓了。

我走進住宅區,向寒風中匆匆行走的老年人詢問,多年前鐵路上的人都住哪裏?答話人揮手一展,說這一片當年都是日本房,鐵路上的日本人和有些身份的中國人都住這裏。我再問,那普通的中國人呢?比如開火車的,扳道岔的。答話人說,那你去鐵西去看一看,早些年那裏有片棚戶區,叫作八百戶,住的是清一色普通工人,現在八百戶也沒了。我再問,那些比普通工人還窮還苦的人又住哪裏呢?比如扛腳行的、篩道作的。答話人說,那些人哪攤得上住鐵路的房子。有的人家在老城區租小偏廈,五六口人擠一鋪小炕,還有人則去城郊挖地窖子,對付著活歎。

人分三六九等,放在今日也一樣。我想尋找一下七八十年前太爺爺和爺爺住處的念頭徹底破滅。報紙上說,侈國良當年是在車站貨場上靠賣苦力為生,那爺爺少年時就極可能是住在老城區的胡同深處,甚至是地窖子。那些殘破的胡同或地容子還會保存至今嗎?

第二天,我去了北口檔案館,還是憑著我的那些證件,請求查閱1946年終國俊案的卷宗。管理員很嚴肅,說凡涉法律案卷,必須執有公檢法機關的相關手續才可查閱。走出檔案館,我在寒風中走了一圈又一圈。回沈陽,關係自然找得到,但往返的路程又得兩三天。思之再三,我給司法口的一個朋友打去電話,朋友說,我給你個電話,找我的一個老同學,他在北口市政府當處長,又不是當下的案子需保密,幫這點小忙應該不成問題吧。好,五分鍾後你再打,我先幫你打個透光。

終犯國俊鉀赴刑場之際,有一民女悍然衝擊刑場,甚至企圖奪取法警槍械,為昭顯國法威嚴,法警鳴槍示警後將其當場擊斃。有指認者稱,此女即為與終犯國俊拚居多年的嫂嫂劉張氏(即體張氏)。另,俘犯國俊伏法之日,其嬌婦陳巧蘭自覺無顏於世, 亦於家中懸梁自盡。年紀輕輕, 當為啼噓。

麵對著數十年前的報紙,我目瞪口呆,驚悸莫名。果然是三個人,一男兩女,一日之內,就這般命隕魂散。加上多年前被炸死的伴國良,那就是四個人。尤其讓我難以置信的是,爺爺所言,雖與事實有所謬差,卻並非癮語,原來被槍斃的人不是他的阿瑪,而是他的叔叔。爺爺的阿瑪,就是我的太爺爺,按報紙上的說法,“終國良已娶妻生子”,那爺爺理應就是他的兒子。而伶國俊呢,則是我的叔太爺。叔太爺與太奶奶因有奸情,竟同時被誅殺,怪不得爺爺說“丟死人”,不願言說。

那我呢?原來我姓侈,是滿族人的後代。這個秘密是真實的嗎?

我獨自走在北口火車站的廣場上,眼裏心裏都是一片迷茫。北口是東北的一個中等城市,因戰略和交通上的重要,曾被日本侵略者格外看重,修鐵路,建橋梁,一直派重兵把守。據說北口火車站曾是這個城市最高大最堅固的建築,據說日本人不僅把它作為鐵路上的樞紐,還把它當成負隅頑抗的最後堡壘。那個堡壘已在二十多年前被徹底拆除了,代之而起的是更加雄偉壯觀的建築。但火車站附近,密如織網的鐵路線依存,輔之的便是如林高聳的鐵路員工住宅樓了。

我走進住宅區,向寒風中匆匆行走的老年人詢問,多年前鐵路上的人都住哪裏?答話人揮手一展,說這一片當年都是日本房,鐵路上的日本人和有些身份的中國人都住這裏。我再問,那普通的中國人呢?比如開火車的,扳道岔的。答話人說,那你去鐵西去看一看,早些年那裏有片棚戶區,叫作八百戶,住的是清一色普通工人,現在八百戶也沒了。我再問,那些比普通工人還窮還苦的人又住哪裏呢?比如扛腳行的、篩道作的。答話人說,那些人哪攤得上住鐵路的房子。有的人家在老城區租小偏廈,五六口人擠一鋪小炕,還有人則去城郊挖地窖子,對付著活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