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灣的碉堡

第一節

朱老景住進村東頭的那個碉堡可有些年頭了,掐指算算,快往七十個年頭上奔了,說他一輩子都住在那碉堡裏也不為過。

朱老景大號叫朱福景,和母親住進碉堡那一年八歲,是1948年的冬天。那一年好記,深秋的時候,整個東北地區打過一場惡戰,炮火連天的結果,國民黨的軍隊被包了圓兒,從北滿撲過來的老八路占了天下。那時候,母親還喊朱老景叫小福子,拉扯著他在城市裏討飯。母親端隻破碗,腰間別條口袋,小福子則抓根打狗棍,挨家挨戶去求爺爺告奶奶。大戰過後,達官貴人們一夜之間走的走,逃的逃,多數都滾球子了。小福子娘倆便跟在人們身後,想辦法衝進那些人家的宅院,隻圖揀點有錢人逃離時帶不走的洋落兒。可此番達官貴人的逃離可不比前幾年小鬼子滾蛋了。小鬼子得了天皇宣布投降的詔令,雖說也是滾得快,但他們前麵滾,後麵的接管人員卻沒有跟上來,連昔日的警察都換身衣裳跟老百姓一起瘋搶,為搶洋落兒丟了性命的中國人可不在少數,有被還沒來得及滾蛋的絕望日本人開槍打死的,也有被哄搶中紅了眼睛的中國人自己打死踩死的。那一年,小福子母子也在城裏討飯,但哄亂中母親不敢往前衝,因為小福子還太小,她知道任何財寶都不如兒子金貴,所以死摟著小福子蜷縮在街邊牆角,隻有看到得了手的人們在奔跑中丟掉了什麼,才跑過去攬在懷中。小福子頭上的狐狸皮帽子就是這樣揀的,雖說戴在頭上晃晃蕩蕩,大了許多,但母親說,大點好,過幾年就不大了,我先在裏麵多給你襯點什麼。可1948年秋天城市裏的哄搶則隻是曾有過相似經驗的人們的主觀想象,因為老八路一進城,達官貴人家的宅院外很快就挺立了荷槍實彈的士兵,沒站士兵的也站上了戴著紅胳膊箍手執棍棒的工人糾查隊員。

巴望著再揀一次洋落兒的人們撤去後,母親才拉著小福子湊上前去,對守護的士兵求告,說老總,我們是要飯的,讓我們進去吧,我們什麼都不拿,能找點能糊口的嚼貨就出來,我們娘倆都兩天沒吃東西了。士兵搖頭,不語。正巧,院門裏走出一位軍人,挺年輕,也斯文,看樣子像軍官。軍官看士兵和母子糾纏,便佇下腳步問,怎麼情況?士兵答,要飯的,想進院找點吃的。軍官看了母子兩眼,問,老家是哪兒的?母親答,北口菩提灣的,我們娘倆都出來好幾年了。軍官臉上露出驚喜之色,說我們部隊從北邊開過來時,正好經過北口縣城,晚上宿營的地方就離菩提灣不遠,你們那裏真有一棵菩提樹呀?小福子母親說,在村北頭的林子邊,我們村裏人還在旁邊建了一座三仙廟呢。軍官說,那可是棵神樹,聽說釋迎牟尼,就是如來佛,就是坐在菩提樹下修行後涅架的。那天,我們幾位官兵都想不睡覺也跑過去拜認一下,可團首長不答應,說戰事正緊,隨時都可能開拔。哦,扯遠了。那你怎麼不帶孩子抓緊趕回去,那邊正鬧土改,有了房子和地,還不比在外頭吃百家飯強呀。快回去吧。母親在外麵顛沛流離,也聽說了一些共產黨帶領窮人鬧土改的事,便問,老總這話可是真的呀?軍官笑道,以後再見我們東北聯軍的人,千萬不要喊老總,不管官大官小,你都叫同誌好了。軍官又對那個士兵說,看樣子,這娘倆確實是受苦人。你讓他們進去找一找,填飽肚子趕快回老家。時節不饒人,形勢更不饒人,現在就回去,隻怕也晚了一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