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成的這一消極應對,當年還沒顯山水,可到了來年青黃不接時,就相當於救村人於水火了。大災之年,菩提灣沒有餓死的,外出要飯的人也遠比外村人少,社員們說,這是當家人的功德。有人悄悄問林大成,怎麼就有了’未卜先知的計謀?林大成笑罵,狗屁的未卜先知,野地裏的耗子都知道在窩裏備足過冬的糧食。

大災之年林大成的另一得意之策便是在河套裏開出了幾十畝水田。那一決策惠至今日,說一聲英明都不為過了。那年,秋莊稼收完後,公社召開會議,議題隻一個,說為了迎接來年的更大豐收,在上凍之前要掀起一個農田改造新高潮,具體做法就是深翻耕地,深翻的要求是不能少於兩尺,最好達到三尺,還說這是外地畝產萬斤糧的成功經驗,上壤翻得越深。莊稼的根子才能紮得越深,越能吸取土壤裏的養分和抵禦日久不雨的於旱。林大成對這個經驗很懷疑,所以在公社領導逼著各大隊表態的時候,便顧左右而一言他種了大半輩子莊稼,誰不知道莊稼的根最多也就紮下尺來深,再往卜麵去,就是生土了,生土裏還能有多少養分?隻怕生土把熟土壓到下麵去,莊稼更沒得吸收,那才叫一窮二自了呢!、公社領導對林大成的態度不滿意,心吧還記著吃大食堂時林大成的陽奉陰違,所以散會後,特意把林大成留下來。領導說,為了支援我們打好農田改造這一仗,市裏給我們公社派下來二百多高中生,五個班,時間是兩周,後天就到位二為了集中優勢兵力打好這一仗,公社決定,把這股生力軍都派給菩提灣。林大成心裏大驚,忙說,別別,可別,還是好處均攤吧,我可不想吃獨食。公社領導說,就這麼定了,你回去後,除了考慮好怎麼農田改造,就是一定要把學生的生活安排好。林大成說,二百多生忙子呀,哪頓吃不好不得叫喚!公社領導說,學生都自帶著行李、糧票和夥食金,補貼部分縣裏和公社另有安排,不用你們負擔。你負責的事就是怎麼安排好吃住。林大成還要說什麼,公社領導卻轉身而去,扔下話,就這麼定了,你抓緊落實吧。

那晚,林大成連夜召開大隊幹部會議,研究怎樣落實公社交下來的任務。關於接待學生,其實根本不用費心。屯子雖不大,也好幾百戶呢,哪家熱炕上不能多睡幾個學生。給學生們辦夥食也簡單,幾月前準備應付公社檢查時備下的鍋碗瓢盆都留著,再添置也有限。林大成把接待的事一甩手都交給婦女主任,說讓我傷腦筋的事是豁出哪塊地讓城裏來的學生折騰。地下的生土不可翻上來,這個道理哪個莊稼把式都懂,但執鍬提鎬的學生們說來就來了,公社領導又有指示在先,總不能讓學生們來了後天天聽憶苦思甜報告吧?

蛤蟆痛老旱煙抽得屋子裏煙氣岡岡,嗆得人直咳嗽。有人跑出去換氣解手,回來嚷,三星可都橫過來啦!這話莊稼人都懂。秋冬時節,天河邊的三星一橫,就是過了子時。林大成把叼在嘴巴上的煙尾巴遠遠甩到窗外去,說你們誰腿快,麻溜兒的,這就把徐老茂給我請過來。眾人麵麵相覷,有人提醒,說咱們開的可是班子會。林大成立刻哈哈笑,說看這事整的,讓蛤蟆癲熏借了,忘了宣布散會。散會,散會,這就散會。可散會歸散會,各位誰都別急著回家睡大覺,坐在這兒再一塊合計合計。誰去喊徐茂林,就說大隊找他問話,叫他立馬就到。還有,順路再多喊來幾個,要那些平時遇事能拿主意的人。

林大成格外高看徐茂林,這大家心裏都有數。春天,林大成去各生產隊檢查春播,他要喊上徐茂林跟在身後,看哪塊地不適宜種什麼,他便立即糾正;秋天,他也帶徐茂林在莊稼地和場院裏走走看看,哪塊地應先開鐮,哪塊地還可多曬幾天米,悉聽徐茂林的意見。早有人在喊徐茂林是菩提灣的二東家了。為這事,有人提醒林大成,說還是小心些為好,徐茂林可是地主分子呀。林大成不以為然,說李鼎明先生是不是地主?毛主席還親口誇過他呢。提意見的人說,徐茂林哪能跟李鼎明比,人家是開明士紳,共產黨沒坐天下就減租減息。林大成說,人的覺悟有先有後,共產黨來咱東北還比去陝北晚十幾年呢。那你說說看,在種莊稼的事上,徐茂林是不是比一般人拿的穩、準?他沒故意出過什麼壞主意坑過咱們吧?

徐茂林和幾個老農很快就到了。林大成也不繞圈子,開宗明義,把難題擺在了大家麵前。老農們挺踴躍,你三言我兩語的。卻都是隔著靴子撓癢癢,不解痛處。而徐茂林則一直坐在那裏揉眼睛搓臉頰,不知是真沒睡醒還是無話可說。林大成呼名點將,說叫你來可不是讓你來湊熱鬧的,有啥話,不管鹹淡,說出來讓大家聽聽。徐茂林咳了兩聲,便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