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出自《論語·裏仁》。齊:看齊。意思是:看到有德行的人就想與他看齊,看到沒德行的人就從內心認真地反省自己有沒有和他相同的缺點。
【入太廟,每事問】 出自《論語·八佾》。意思是:孔子進了周公廟,每一件事都詳加考問。比喻學習時要窮問不舍,以化己用。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出自《論語·憲問》。意思是:古代的人學習是為了充實提高自己,現在的人學習是為了取悅別人。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出自《論語·子張》。意思是:不同職業的工人們在工廠裏完成他們的工作,君子則通過學習獲得“道”。
【一言而可以興邦……一言而喪邦】 出自《論語·子路》。意思是:一句話可以使國家興盛……一句話也可以使國家滅亡。說明要謹言慎行,尤其是操國之機要者必須注意自己的言語。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出自《論語·八佾》。意思是:君主使用臣子時要以禮相待;臣子侍奉君主時則要忠誠勤勉。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出自《論語·子路》。名:名分。意思是:名分不正確,說的話就不合乎道理;說話不合乎道理,事情就辦不成功。
【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出自《論語·子路》。苟:如果。意思是:如果能夠使自己的行為作風正派起來,這對於從事政治還有什麼困難呢?如果自己作風不正派,又怎麼能要求別人正派呢?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出自《論語·為政》。北辰:北極星。意思是:用仁德施政,便會像天上的北極星一樣恒定在一個位置,而所有的星星都拱衛著它。
【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出自《論語·季氏》。意思是:財富分配平均,就無所謂貧窮;境內和睦團結,就不覺得人口稀少;國家安定太平,就不會擔心被顛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出自《論語·季氏》。寡:財富少。意思是:(君主)不要擔心財富少,而要擔心貧富差距大;不要擔心貧窮,而要擔心人心不安。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出自《論語·學而》。終:指父母死亡。意思是:為父母辦理喪事要謹慎,要竭禮盡哀,對先人要至誠至敬的追念至祭,(這樣)民間的風氣就歸於淳厚了。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出自《論語·憲問》。意思是:有崇高品德的人一定留有傳世箴言,但留有傳世箴言的人不一定品德高尚。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出自《論語·雍也》。立:立身。意思是:仁德的人,自己要立身於世,也要使別人能立身於世;自己想達到的,也要使別人能達到。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出自《論語·裏仁》。齊:看齊。意思是:看到有德行的人就想與他看齊,看到沒德行的人就從內心認真地反省自己有沒有和他相同的缺點。
【入太廟,每事問】 出自《論語·八佾》。意思是:孔子進了周公廟,每一件事都詳加考問。比喻學習時要窮問不舍,以化己用。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出自《論語·憲問》。意思是:古代的人學習是為了充實提高自己,現在的人學習是為了取悅別人。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出自《論語·子張》。意思是:不同職業的工人們在工廠裏完成他們的工作,君子則通過學習獲得“道”。
【一言而可以興邦……一言而喪邦】 出自《論語·子路》。意思是:一句話可以使國家興盛……一句話也可以使國家滅亡。說明要謹言慎行,尤其是操國之機要者必須注意自己的言語。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出自《論語·八佾》。意思是:君主使用臣子時要以禮相待;臣子侍奉君主時則要忠誠勤勉。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出自《論語·子路》。名:名分。意思是:名分不正確,說的話就不合乎道理;說話不合乎道理,事情就辦不成功。
【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出自《論語·子路》。苟:如果。意思是:如果能夠使自己的行為作風正派起來,這對於從事政治還有什麼困難呢?如果自己作風不正派,又怎麼能要求別人正派呢?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出自《論語·為政》。北辰:北極星。意思是:用仁德施政,便會像天上的北極星一樣恒定在一個位置,而所有的星星都拱衛著它。
【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出自《論語·季氏》。意思是:財富分配平均,就無所謂貧窮;境內和睦團結,就不覺得人口稀少;國家安定太平,就不會擔心被顛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出自《論語·季氏》。寡:財富少。意思是:(君主)不要擔心財富少,而要擔心貧富差距大;不要擔心貧窮,而要擔心人心不安。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出自《論語·學而》。終:指父母死亡。意思是:為父母辦理喪事要謹慎,要竭禮盡哀,對先人要至誠至敬的追念至祭,(這樣)民間的風氣就歸於淳厚了。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出自《論語·憲問》。意思是:有崇高品德的人一定留有傳世箴言,但留有傳世箴言的人不一定品德高尚。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出自《論語·雍也》。立:立身。意思是:仁德的人,自己要立身於世,也要使別人能立身於世;自己想達到的,也要使別人能達到。
【見義不為,無勇也】 出自《論語·為政》。意思是:應該去做的正義行為,卻不肯去做,這是沒有勇氣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