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1 / 2)

【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辟:通“譬”。邇:近。意思是:君子的中庸之道,就像是走路,一定要從近的地方開始走向遠處;像是登山,要從低的地方開始。

【素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 素:索求。隱:隱僻之理。意思是:索求隱僻的理論,做出怪異荒誕的舉動,即使能得到後世的稱讚,我也不願意做這樣的事情。

【夫孝者,善繼人之誌,善述人之事者也】 述:完成。意思是:孝順,就是能很好地繼承前人的遺誌,很好地完成前人未完成的事業。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 意思是: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就算是遠避人世而不被人知道也不後悔。

【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平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 好:喜歡。自用:自作聰明。意思是:天性愚蠢的人總喜歡自作聰明,地位低下的人總喜歡自以為是、獨斷專行;生長在當今的時代卻想恢複古代的法令,這樣的人會有災禍降身。

【居上不驕,為下不悖】 意思是:在上位的領導者不驕傲的話,下麵的人就不會悖逆。

【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 道:方法。意思是:想得到上級的信任是有方法的,得不到朋友信任的話,就得不到上級的信任。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陵:通“淩”,欺淩。意思是:在上級時不欺負下級,在下級時不去巴結上級。

【言顧行,行顧言】 意思是:說話時要顧及到是否可行,行事時要考慮到是否說明白。

【君子素其位而行】 素:按照。意思是:君子依照自己所處的地位行事。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意思是:別人隻用一分氣力就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氣力去做;別人用十分氣力做到的,我就用一千分的氣力去做。比喻笨鳥應先飛。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性:本性。意思是:上天賦予的秉性叫做人的本性,人能依照這種本性行事就是順應天道;能夠修煉好天道甚至推廣它就叫做教化。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致:達到。中和:不偏不倚。意思是:如果達到理想境界中的不偏不倚,中和狀態,那麼天地間的位置就會安排得很恰當,世上的萬物就會順利的生長發育。

【可以讚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讚:幫助。化育:生長變化。意思是:能夠幫助天地發揮對待事物生長變化的人,就可以列為天地之間,造化萬物。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意思是:“中”是天下正確的道理,“庸”是天下永恒的真理。

【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拳拳:牢握不舍的意思。膺:胸。服膺:緊貼胸前,表示牢記的意思。意思是:得到一種好的道理,就牢牢地記在心上,而且永遠不丟掉它。

【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辟:通“譬”。邇:近。意思是:君子的中庸之道,就像是走路,一定要從近的地方開始走向遠處;像是登山,要從低的地方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