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費孝通老先生曾經在80歲壽辰之際意味深長地提出了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提醒人們要懂得各自欣賞自己創造的美,同時更要包容地欣賞別人的美,這樣將個人之美和別人之美拚合在一起,就會實現理想中的大同美。大同美究其本質而言,就是拚合不同的美而達到的一種平衡。從整體上理解了這句話,我們不難得出堅持個體美與追求大同美之間並不矛盾,也就是說“各美其美”和“美美與共”是相輔相成的,而且前者是後者的前提和保障。
“各美其美”指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價值標準,而“美美與共”是不同標準融合的結果,那不就達到了古代人所向往的“天下大同”了嗎?
點評
數千年來,大同文化是中國古人對於理想社會的一種想象。秦漢之際,大同是農家的“並耕而食”、道家的“小國寡民”、孔子的“天下歸一”。儒家的大同理想比農家、道家的理想更詳盡,更完整,也更美好,更具有誘人的力量。因此,它在中國思想史上也有更大、更深遠的影響。儒家思想的代表孔子認為“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中華民族應該親如一家,情同手足,孔子的思想作為世界華人的精神寄托和靈魂家園,使得華人文化逐漸走向了同根同祖同源。
家風警語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論語·泰伯章》
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費孝通老先生曾經在80歲壽辰之際意味深長地提出了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提醒人們要懂得各自欣賞自己創造的美,同時更要包容地欣賞別人的美,這樣將個人之美和別人之美拚合在一起,就會實現理想中的大同美。大同美究其本質而言,就是拚合不同的美而達到的一種平衡。從整體上理解了這句話,我們不難得出堅持個體美與追求大同美之間並不矛盾,也就是說“各美其美”和“美美與共”是相輔相成的,而且前者是後者的前提和保障。
“各美其美”指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價值標準,而“美美與共”是不同標準融合的結果,那不就達到了古代人所向往的“天下大同”了嗎?
點評
數千年來,大同文化是中國古人對於理想社會的一種想象。秦漢之際,大同是農家的“並耕而食”、道家的“小國寡民”、孔子的“天下歸一”。儒家的大同理想比農家、道家的理想更詳盡,更完整,也更美好,更具有誘人的力量。因此,它在中國思想史上也有更大、更深遠的影響。儒家思想的代表孔子認為“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中華民族應該親如一家,情同手足,孔子的思想作為世界華人的精神寄托和靈魂家園,使得華人文化逐漸走向了同根同祖同源。
家風警語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論語·泰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