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常情況下,留有餘地,就是給事情出現偏差後留有回旋的空間。俗話說,利不可賺盡,福不可享盡,勢不可用盡,指的是在做事的時候要給自己和他人留點餘地,以備不時之需。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一隻狼發現了一個山洞,各種動物皆由此經過。為了捕獲各種動物,狼把這個洞裏除洞口外的所有通道都封死了,卻不料將自己陷入萬劫不複之地,成了老虎口中的美食。
當我們對事情無法全麵預料時,給自己留一條後路,還是較為妥當的做法。在職場中,許多人為了謀求個人利益,在同事背後放暗箭,中傷同事,甚至在同事處於逆境時落井下石,這都是在破壞自己的人脈。一個人無論多麼成功,都不能擔保自己沒有倒黴的時候,那時,還有誰會向你伸出援助之手?所以,留條活路給同事,也是在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曾經有位留美歸國的碩士應聘到一家貿易公司上班,他不但學曆高,而且口才極佳,業務能力也強,在公司逐漸嶄露頭角。可每當他聽到其他同事提出一些較不成熟的企劃案或是某些時候得罪他時,他總會毫不客氣地破口大罵。在他的觀念裏,這樣做並沒有什麼不妥。因為這一切都是“師出有名”,如果不是別人有誤在先,也輪不到自己發話。
然而,他的態度卻讓他在同事中成了隻孤鳥。沒過多久,他就選擇離開了公司。當然,並不是因為他的能力欠佳,而是因為人際的壓力。一直到他離職前,他仍在不斷地問自己:“難道我的觀點錯了嗎?難道我發的脾氣是沒有道理的嗎?”
待人寬厚是一種美德。這是一種博大的胸懷,一種不拘小節的瀟灑。凡事給自己和別人留有餘地,也給自己和別人一條退路,何樂而不為呢?
漢代公孫弘年輕時家貧,後來成為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儉樸,吃的飯隻有一個葷菜,睡覺蓋的仍是普通棉被。大臣汲黯因為他這樣,就向漢武帝參了一本,批評公孫弘位列三公,有相當可觀的俸祿,卻隻蓋普通棉被,實質上是裝模作樣、沽名釣譽,目的就是為了騙取儉樸清廉的美名。
漢武帝便問公孫弘:“汲黯所說的都是真的嗎?”公孫弘回答道:“汲黯說得一點沒錯。滿朝大臣中,他與我交情最好,也最了解我。今天他當著眾人的麵指責我,正是切中了我的要害。我位列三公而隻蓋棉被,生活水準和普通百姓一樣,確實是故意裝得清廉以沽名釣譽。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陛下怎麼會聽到這種對我的批評呢?”漢武帝聽了公孫弘的這一番話,反倒覺得他為人謙讓,就更加尊重他了。
公孫弘麵對汲黯的指責和漢武帝的詢問,一句也不辯解,並全都承認,這是一種智慧。其實,這是表明自己至少“現在沒有使詐”。由於“現在沒有使詐”,被指責者及旁觀者都認可了,也就減輕了罪名的分量。公孫弘的高明之處,還在於對指責自己的人大加讚揚,認為他是“忠心耿耿”。這樣一來,便給皇帝及同僚們這樣的印象:公孫弘確實是“宰相肚裏能撐船”。既然眾人有了這樣的心態,那麼公孫弘就用不著去辯解是不是沽名釣譽了,因為自己的行為並不代表有什麼政治野心,對皇帝構不成威脅,對同僚構不成傷害,隻是個人對清名的一種癖好,無傷大雅。可見,說話辦事給他人留有餘地對人對己都是有好處的。
總之,氣球留有空間,就不會爆炸;杯子留有空間,就不會因為加進其他液體而溢出來;人在說話,辦事時留有餘地,就不會因為“意外”而下不了台。凡事總有意外,留有餘地,就是為了容納這些意外。所以,我們凡事都要留有餘地,使自己行不至於絕處,言不至於極端,有進有退,收放自如,這樣才能在日後機智靈活地處理事務,解決複雜多變的問題。
在通常情況下,留有餘地,就是給事情出現偏差後留有回旋的空間。俗話說,利不可賺盡,福不可享盡,勢不可用盡,指的是在做事的時候要給自己和他人留點餘地,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