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麵是華華的故事,下麵再講吳雙的故事。
八十年代的某一年,我應邀赴上海外國語大學去訪問。我的學生吳永年教授十分熱情地招待我。學校領導陪我參觀,永年帶了他的妻子和女兒吳雙來見我。吳雙大概有六七歲光景,是一個秀美、文靜、活潑、伶俐的小女孩。我們是第一次見麵,最初她還有點靦腆,叫了一聲“爺爺”以後,低下頭,不敢看我。但是,我們在校園中走了沒有多久,她悄悄地走過來,挽住我的右臂,扶我走路,一直偎依在我的身旁,她爸爸媽媽都有點吃驚,有點不理解。我當然更是吃驚,更是不理解。一直等到我們參觀完了圖書館和許多大樓,吳雙總是寸步不離地挽住我的右臂,到我們不得不離開學校,不得不同吳雙和她爸爸媽媽分手時,吳雙眼睛中流露出依戀又頗有一點淒涼的眼神。從此,我們就結成了相差六七十歲的忘年交。她用幼稚但卻認真秀美的小字寫信給我。我給永年寫信,也總忘不了吳雙。我始終不知道,我有什麼地方值得這樣一個聰明可愛的小女孩眷戀?
上麵是吳雙的故事,現在輪到未未了。未未是一個十二歲的小女孩,姓賈。爸爸是延邊大學出版社的社長,學國文出身,剛強,正直,幹練,是一個決不會阿諛奉承的硬漢子。母親王文宏,延邊大學中文係副教授,性格與丈夫迥乎不同,多愁,善感,溫柔,淳樸,感情充沛,用我的話來說,就是:感情超過了需要。她不相信天底下還有壞人,她是個才女,寫詩,寫小說,在延邊地區頗有點名氣,研究的專行是美學、文藝理論與禪學,是一個極有前途的女青年學者。十年前,我在北大通過劉烜教授的介紹,認識了她。去年秋季她又以訪問學者的名義重返北大,算是投到了我的門下。一年以來,學習十分勤奮。我對美學和禪學,雖然也看過一些書,並且有些想法和看法,寫成了文章,但實際上是“野狐談禪”,成不了正道的。蒙她不棄,從我受學,使得我經常觳觫不安,如芒刺在背。也許我那一些內行人決不會說的石破天驚的奇談怪論,對她有了點用處?連這一點我也是沒有自信的。
由於她母親在北大學習,未未曾於寒假時來北大一次,她父親也陪來了。第一次見麵,我發現未未同別的年齡差不多的女孩不一樣。麵貌秀美,逗人喜愛;但卻有點蒼白。個子不矮,但卻有點弱不禁風。不大說話,說話也是慢聲細語。文宏說她是嬌生慣養慣了,有點自我撒嬌。但我看不像。總之,第一次見麵,這個東北長白山下來的小女孩,對我成了個謎。我約了幾位朋友,請她全家吃飯。吃飯的時候,她依然是少言寡語。但是,等到出門步行回北大的時候,卻出現了出我意料的事情。我身居師座,兼又老邁,文宏便從左邊扶住我的左臂攙扶著我。說老實話,我雖老態龍鍾,但卻還不到非讓人攙扶不行的地步;文宏這一番心意我卻不能拒絕,索性倚老賣老,任她攙扶,倘若再遞給我一個龍頭拐杖,那就很有點舊戲台上佘太君或者國畫大師齊白石的派頭了。然而,正當我在心中暗暗覺得好笑的時候,未未卻一步搶上前來,抓住了我的右臂來攙扶住我,並且示意她母親放鬆抓我左臂的手,仿佛攙扶我是她的專利,不許別人插手。她這一舉動,我確實沒有想到。然而,事情既然發生——由它去吧!
上麵是華華的故事,下麵再講吳雙的故事。
八十年代的某一年,我應邀赴上海外國語大學去訪問。我的學生吳永年教授十分熱情地招待我。學校領導陪我參觀,永年帶了他的妻子和女兒吳雙來見我。吳雙大概有六七歲光景,是一個秀美、文靜、活潑、伶俐的小女孩。我們是第一次見麵,最初她還有點靦腆,叫了一聲“爺爺”以後,低下頭,不敢看我。但是,我們在校園中走了沒有多久,她悄悄地走過來,挽住我的右臂,扶我走路,一直偎依在我的身旁,她爸爸媽媽都有點吃驚,有點不理解。我當然更是吃驚,更是不理解。一直等到我們參觀完了圖書館和許多大樓,吳雙總是寸步不離地挽住我的右臂,到我們不得不離開學校,不得不同吳雙和她爸爸媽媽分手時,吳雙眼睛中流露出依戀又頗有一點淒涼的眼神。從此,我們就結成了相差六七十歲的忘年交。她用幼稚但卻認真秀美的小字寫信給我。我給永年寫信,也總忘不了吳雙。我始終不知道,我有什麼地方值得這樣一個聰明可愛的小女孩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