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鬱悶吳桂,錢益北歸(2 / 2)

客船沿運河北行,船艙中很是沉悶,錢益命隨從打開船艙的窗戶,看運河兩側的風景。

客船前後掛著朝廷旗幟運糧的漕運木船不計其數,河中不光有運糧船,還有運兵船,南直隸各府縣的府兵都在運河兩側集結,走水路前往高郵州。

鄭秋在高郵州經營兩年,原本的小土城現在已被修的固若金湯,高郵州二十裏外設有明軍的大營,與城內守軍相互呼應,這一年擊敗數十次清軍騎兵騷擾。

隻看運河中的木船調配的物資,錢益便能預估出明軍的強大,想起北京城的亂局,他心中暗自感慨:“看來滿清真是窮途末路了。”

一步錯,步步錯,他當初要是不急於投降滿清,哪怕是跟隨馬英逃往浙東,今天大明朝堂上少不了他一個侍郎的職位,位居尚書也不是不可能。

張維以前算什麼?

就是陳瓏見到他也需執弟子禮!

可惜啊!

運河的繁榮到高郵州為止,高郵州以北河麵也有些木船,不過那些都是戰船,這半年淮揚沒有發生大規模戰事,但斥候之戰永無停息。

雙方為了控製運河的河麵,甚至某一個村落的控製權,死傷數十人都是常事。

明軍水師護送錢益出高郵州三十裏水路返回,前麵是清軍的控製區,往北水路安全,淮揚共集結了滿清和大明二十多萬的大軍,運河中水寇早已無藏身之處。

錢益沒有在淮安府逗留,他甚至沒有下船,隻是命隨從購置了一些補給,徑直經山東北上返回京城。

走水路免了陸地上的顛簸,但速度比不了快馬加鞭的騎士,錢益乘坐的客船到達京郊通州時,下船買食物的小廝返回帶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戰爭開始了。

驕陽似火,一隊整齊的兵馬沿著河道邊的長堤往北進軍,他們來自揚州城。

沿途遇見的村落都冷冷清清,孫敬一路上已經查探過十幾個村莊,裏麵沒有一個人,連老弱婦孺也沒見到。

雖然明軍北伐的消息秘而不宣,但老百姓比坐在朝堂上的人想象中要敏銳的多。

兩邊的水田裏布滿才抽出穗子的水稻,鬱鬱蔥蔥,孫敬胯下騎了一匹黑馬,黑馬垂著腦袋行走,看上去有些蔫吧。

如果讓許義陽見到,一定會嘲笑一鎮總兵也會騎這等劣馬,不過孫敬不在乎,他不喜歡騎馬,他自幼習武,但他家在寧波府,出門多乘船,在起兵之前從未騎過馬。

如果不是攝政王府的軍令,他連戰馬的韁繩也不會碰一下,他偶爾抬起千裏鏡遠眺,茂盛的樹木擋住了視線,根據斥候送來的情報,清軍應該還守在盱眙城內。

盱眙,是北伐的第一個目標。

盱眙是洪澤湖畔一個很不起眼的小縣城,境內水道多,稻田多,不利於清軍騎兵作戰。

洪澤湖在淮安上遊,鳳陽城的下遊,明軍攻取盱眙是為了割裂淮安清軍與鳳陽府之間的聯係。

大軍行走三天,盱眙城就在前麵,斥候沒有發現出城阻擊的明軍,孫敬心中有些打鼓:“不應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