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浙東將領,夜襲盱眙(1 / 2)

孫敬眉頭微弓,他比鄭謙能隱忍,不像鄭謙這樣心裏想什麼就說什麼。

攝政王郭臻從浙東起兵,軍容鼎盛時,浙東士卒占軍中十之八九,如今經過五年擴軍,刻意稀釋,浙東人在軍中仍然有三成之多。

但浙東人在軍中的地位一直不高,沒有形成一個強有力的派係,甚至還不如浙東係文臣在朝中的地位。

浙東文臣好歹還有張維那樣的擔任過兩任尚書的老臣,錢肅剛告老還鄉,熊霖又升任工部尚書。

頭幾年,浙東人都是初登戰場的雛兒,被寧紹軍鎮的老資格武將統管情有可原,朝廷變動軍製後,已有三位總兵升將軍,浙東係仍然被壓製,在各軍中隻有拔刀賣命的份。

錢肅為兵部尚書時,對鄭謙和孫敬格外照顧,他二人是軍中緊隨林毅部換裝燧發槍的。

不像李定,姥姥不疼舅舅不愛,到現在連基本的百鍛刀和皮甲還沒拿到手。

孫敬也被鄭謙說的心潮澎湃,但他沒有讓熱血化作衝動,麵現隱憂道:“我今天看盱眙守軍不弱,東虜不急於派兵前來馳援,或許別有原因。”

鄭謙寬大的手掌拍在桌子上,七八個青瓷碗跳起來發出哐當當的響聲:“那又如何?”

“錢尚書已經不在兵部了,王尚書與我浙東人可沒什麼交情,當初你我麾下裝備自發火銃時,你知道有多少人紅眼嗎?”

“元洲從宣府時就追隨攝政王,到現在軍中還在用火繩銃,你我要是連盱眙城也攻不下來,隻會讓浙東武將在軍中成為笑柄。”

他們二人把自己看做是浙東軍中的代表,卻沒想到湖廣軍中還有一個浙東人許義陽,如今正如朝陽般升起。

許義陽是許督的兒子,鄭謙與許督還有一段交情,但他與許義陽至今沒有交集。

鄭謙這是憋著一股勁來的,要不然也不會急躁道把本部兵馬丟到後麵。

孫敬想了想,回道:“軍令如此,你我自然要盡力而為。”

“不是盡力而為,而是一定要攻下盱眙!”鄭謙不喜歡聽孫敬說這種模棱兩可的話:“你現在就清點兵馬攻城,後半夜我部兵馬到後,再來替你!”

軍令如山,在夕陽最後一線模糊的光線中,集結的號角聲在盱眙城外飄蕩。

正在壘砌土牆、釘製柵欄的士卒放下手中活,各歸各部,兩刻鍾不到,營內大軍排列得整整齊齊。

鄭謙陪在孫敬身邊看諸營列陣,他這張嘴從來不承認輸給別人,心中還是承認孫敬的兵馬比他部士卒更加訓練有素。

但訓練有素並不表示更能打仗,他相信本部兵馬的戰鬥力。

孫敬有條不紊地傳出一道道軍令,片刻之後,各部兵馬各行其是。

府兵摸黑紮火把,把拖在後麵的雲梯等攻城器械拉到各營發放,還有些仆兵把專門攜帶的小木船搬到前麵來,盱眙就在洪澤湖畔,護城河的水很深。

先鋒營士卒分隊聚團,穿戴盔甲,擦拭兵刃。

孫敬指著盱眙城頭如星光閃爍的燈火,對鄭謙說道:“既然要今晚攻城,強攻不如夜襲,依我看,黑天強攻完全沒有希望破城,夜襲還有一線機會,不差這兩個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