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則正猛然用力掙+脫,像發瘋一樣衝向鄭謙。
鄭謙一皮靴揣在老頭的膝蓋上,狂笑道:“哈哈哈,老子還以為你不怕呢!”
孫敬等鄭謙稍稍冷靜些,小心勸道:“鄭兄,朝廷有令,破城後不得屠+戮百姓。”
時間如水,幾天時間很快過去。
第一份戰報送入南京城時,郭臻正在與三個侍從聊一些江南的風俗。
桐城徐炳、義烏朱錫和徽州汪椿,這三人年紀相仿,都隻有二十出頭,是大明最幸運的年輕人,其中以徐炳最得信任。
郭臻談興甚濃,話題從揚州瘦+馬到錢塘跳潮……包攬江南萬象。
郭臻在寧紹總兵任上時,曾親眼目睹過吳越男兒錢塘跳潮,一條條白花花的身子如大魚在洶湧的潮水中翻騰,讓他想起水滸傳中說的浪裏白條。
那是勇者的遊戲,郭臻曾在跳潮男兒中募集了不少水師兵丁,現在都已成長為明軍水師的骨幹。
揚州瘦+馬,郭臻到現在也隻聞其名,未見其人。
徐炳聽攝政王詢問,不敢隱瞞,把自己了解的揚州瘦+馬一一告之,他入幕攝政王府前曾在風+月場浪蕩過。
也不怪他,這曾是江南士子中最流行的遊戲,如果沒去過青+樓,都不好意思參加社友聚會,顧武甚至以得了花+柳病為榮。
郭臻表麵神色不變,心裏對揚州瘦+馬厭惡十足,僅裹+小腳一項,他就無法接受,那是一種畸形的審美,也是一種扭曲的心態。
徐炳知道攝政王崇簡憎奢,改口道:“王爺,秦淮河坊被清理後,揚州又被東虜占了一年,現在已經極少有人豢瘦+馬為生了。”
郭臻一言揭出真相:“隻怕是鹽商的日子不好過了,瘦+馬沒了銷路吧!”
戶部改鹽製對江南的影響極大,徽州鹽商作為江南最富庶的團體,將要慢慢退出大明的舞台,如果不能順利轉行,十有八九要家道中落。
徐炳等三人整天陪在郭臻身邊,隻聽他說話的口氣,也能知道郭臻對朝堂一些敏感事件的真實態度,但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們也是懂的。
三天正說到熱鬧處時,緊急軍報不受限製,侍衛把江北的急報送進來。
郭臻接過軍報,三名侍從自然閉上了嘴巴。
軍報是鄭秋發來的,明軍首戰攻下盱眙縣城,奪下了洪澤湖畔的戰略要地。
不過,捷報中暗藏兩個雜音,其一是明軍鄭謙和孫敬部損失慘重,需休整一段時間才有再戰之力。
其二是鄭謙因本部兵馬損失慘重,為泄憤在盱眙縣城內大+開殺戒,斬殺百姓數千人。
看完軍報後,郭臻心中怒氣隱隱有些壓不住,出征之前,他召來幾位將軍三番兩次強調軍紀,沒想到首戰就發生了這等事。
鄭謙隻是總兵,沒有來南京,因此鄭秋和林毅也脫不了幹係。
郭臻卷起戰報,說道:“徐炳,把這份呈文送到兵部,讓王逝徹查此戰,以定賞罰。”
徐炳躬身接過來,不敢多問,口中答應,轉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