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六部的公文每天深夜經快舟送到揚州,吏部與戶部的爭鬥愈演愈烈,讓他恨不得把楊巍和馬英招到自己麵前唾罵一頓。
不休的戰爭使幾個武器工坊對粗鐵的需求越來越大,楊巍為了鼓勵民間的銀子開發礦山,請示郭臻實行開新礦十年免征礦稅。
新礦往往要開路添爐,耗資巨大,郭臻離開南京前已經批準此事,沒想到在太平府采石出了亂子。
采石礦山多,戶部把部分采石的礦山分給了一夥湖廣的富商,沒想到采石本地鄉紳不許湖廣富商采礦,以至於發生械鬥,死了三十多個人。
太平府知府上書攻擊戶部礦吏蠻橫跋扈,指示商人雇凶打人,楊巍上書太平知府公然違抗朝令,包庇地方刁民。
一部尚書與知府較勁,是很掉價的事,怎奈馬英竟然站在太平知府那一邊,宣稱四處開礦山擾民亂事,壞山川地勢。
這也罷了,馬英的奏折後麵跟著五封都察禦史的奏書,都察院一向是複興社的地盤,什麼時候複興社與馬英配合得如此默契了?
郭臻剛把此事壓在手邊,現在什麼都沒有眼前這場大戰重要,秦鋒的這份急報來的真是時候。
秦鋒居然想攻鳳陽,他了解秦鋒,就像秦鋒了解他。
“他還在心念大明嗎?”郭臻有種淡淡的失落。
郭臻身邊沒有一個誌同道合的人,如秦鋒、陳瓏這樣可以稱為朋友的人,都和他走的不是一條路。
方智勉強可以算一個,但他不在朝為官。
王逝,有本事,但也足夠圓滑。
楊巍?
郭臻輕輕念叨,他從沒有把楊巍當朋友看待,但是他現在手邊最不能缺少的就是楊巍了。
即使龍雲、鄭秋戰死沙場,他相信大明王師一樣可以收複北京城,但如果沒了楊巍,還能找誰去實現他的宏圖。
範永鬥嗎?
差得太遠,範永鬥沒有楊巍那種勇往直前的氣勢。
其他人呢?
看清楚了嗎?
無論是與複興社水火不容的馬英還是複興社,他們都是士子出身。
徐炳說過,即使被五步蛇咬傷,也沒有山民有勇氣斷自己的肢體,所以江南的官紳們陪著大明一起滅亡了。
這是一場漫長的戰爭,冬天之前應該結束不了,而且按照大明和滿清目前擺開的陣勢,不把一方打的難以支撐是不可能結束的。
整個大明的朝堂都要為北方的戰局服務,新上任兵部尚書的王逝和新拿到武器工坊的範永鬥都鼓足了幹勁。
如願登上兵部尚書職位後,王逝換了一座府邸,宅子寬敞明亮了許多,門口多了兩隊護衛,那個幫他守了五年門的老蒼頭還留著。
王殷和王泰不再來他的府上了,王殷的二兒子王振因“兵甲案”脊杖二十,發配海南,留下了一條性命,不知是否還有回到中原的一天。
但王逝的府邸不缺少客人,各地的軍報先發往攝政王府,隨後便轉到兵部,他是南京城消息最靈通的人。
申時,夏日白晝長,天色很亮,一個五十多歲的老者來到王府,老蒼頭眼神很好,這幾年已經把南京城有頭有臉的人物都認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