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編製好之後,葉青也不知道合不合乎實際,隻能先用著,不合適再修改。
不過,再怎麼不合乎實際,起碼有了編製之後,比以前那種亂糟糟一窩蜂要強的多了。
再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葉青也就可以放心讓族人上戰場了。
葉青詢問過族長,上戰場時,仗是怎麼打的。
得到的結果,就是沒有結果。
族長說:
“怎麼打?”
“仗還能怎麼打?”
“看見了夷人,一窩風往上衝就是了。”
葉青:“……”
……
在訓練軍隊的同時,有一項工作他一直都沒有放下,實際上這一份工作,他從去年就已經在開始準備了。
那就是……造船。
船,他心心念念了好久了。
這個時代的交通狀況太惡劣了。
對於戰爭,葉青可不會入鄉隨俗,不可能按照這個時代的常規做法去進行。
戰爭是關乎人命的大事,自己的族人可寶貴的很。
讓自己的族人一邊打仗,一邊打獵,這種事情作為一個穿越者,是沒臉做得出來的。
因此,他要給自己的族人準備充足的後勤補給。
補給的大頭是糧食。
還有箭矢,需要更換的後備武器,以及帳篷,炊具,臥具等等。
這樣一來,運輸就是一個天大的問題,這麼多的東西,不可能讓士兵們一個個的背著過去。
再說也背不動啊。
光是每個士兵吃的糧食,就不可能背得動了。
每個士兵按每天吃兩斤食物來計算,整場戰爭,從出發到回歸,算四個月,這攜帶的食物就280斤了。
這怎麼背?
用牛馱雖然可行,可是,牛也很寶貴啊,上戰場,帶著牛,那不是送菜嗎?
訓練牛騎兵?
這個也不是不行。
不過,現在不行。
部落需要牛的地方太多,牛騎兵,太奢侈了。
在有一個現成的交通捷徑的情況下,葉青自然不會傻乎乎的用牛進行運輸。
這個捷徑就是水網。
這個時代水多,水網密布。
從部落的所在地,到戰場的附近,水網其實是相通的。
這個時代的人,利用不了這樣的捷徑,關鍵還是在於技術水平不夠,造不出能夠在各種水域暢通的載具。
獨木舟和竹筏,各個部落的人都能造,也都會造。
但是,獨木舟和竹筏運載量非常的成問題,並且在浪比較大的湖泊和江河之中,也非常的不安全。
稍大一點的風浪,就能讓獨木舟傾覆。
獨木舟,就是一根挖空的木頭啊,浮在水中,哪裏有什麼抗風浪的能力?
竹筏漏水,並且,載重還比不上獨木舟。
葉青就不同了,他有技術。
造船雖然說工程比較大,但也不是造不出來,對他來說也隻是難度大一點而已。
造船的主體材料木板,葉青一直在囤積,在有了水力鋸木廠之後,木板的儲存量,更是大大的增加,所以造船用的木板,數量是足夠的。
另一樣重要的材料桐油,去年也準備了一些。
桐油雖然不是很充足,但是葉青計算過,隻是造一批這次運送軍隊後勤物資的船隻,還是足夠使用的。
另一樣重要材料,就是船釘。
造一艘船需要的船釘,數量也是不少。
船釘,煉銅作坊從去年開始,便斷斷續續的製作,到現在也製作出足夠的數量。
其他的材料,麻,石灰,魚鰾膠等等材料,也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