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屋島之戰(1 / 2)

義盛領能教回到屋島,義經大喜,親自接入,待以上賓之禮。能教頓首謝道:“今遇明主,如撥雲霧而見青天!”義經道:“我得將軍,如虎添翼,剿滅平氏,指日可待。”能教奇道:“平氏豈非義經覆沒。”義盛笑道:“尚未,將軍一來,便不消時日。”能教怒道:“豎子欺我!”義盛道:“如不欺你,如何撥雲霧而見青天。”眾人拊掌大笑,能教無奈,隻得將錯就錯,歸順義經。平氏本欲領兵重來,此時見能重歸降。義經實力大增,隻好向長門國彥島逃去。

再說源範賴見義經以百餘人攻下屋島,唯恐被其搶了功勞,連忙向源賴朝稟報,領兵而來,與義經會合。領兵追擊平家殘黨。1185年3月,源家大軍兵臨彥島,平氏聞訊,集結戰船五百艘,據守險要。梶原景時見功勞處處被義經立下,便自請先鋒,義經嗤道:“汝但知進退,方能保全自家,何以自認先鋒。”景時大怒,與諸子拔刀言道:“小子欺人太甚。”武藏坊弁慶等人亦拔出佩刀,指向景時。土肥實平忙道:“諸位有話好說,莫要壞了義氣。”三浦義澄亦道:“大敵當前,萬萬不可自相殘殺。”正說話間,忽有軍漢報來:“平氏出動水師,向我襲來。”原來平宗盛自思善於海戰,見潮流有利,先發製人。源氏連忙整軍來迎,不料逆流進軍,源氏艦艇如陷泥沼,頓時成為平氏箭陣活靶。義經見狀,下令道:“眾軍聽令,一齊向平氏水手、舵手放箭。”坊弁慶道:“水手、舵手並非作戰之人,兩軍交戰,不可加害。”義經道:“此時緊迫,顧不得許多。”遂使軍士亂箭射殺水手。平氏艦隊失去水手,一時動彈不得。正午過後,忽見潮流改變,源氏順勢接近登船,展開白刃血戰,戰情隨之逆轉。激戰過後,眼見大勢已去,平資盛、平有盛、平經盛、平教盛、平行盛等大將陸續投海身亡。平教經窺見源義經,揮刀來戰,義經陸上雖能稱雄,到了海上,卻站立不穩,怎是平教經對手,被教經逼得連跳八船而逃。源氏大將安藝實光與其弟上前截住教經,教經見狀,一手擒住一人,縱身跳進海中,壯絕而亡。平知盛為免不能絕命,遂著重甲,負錨碇,投水而死。平宗盛及子平清宗雖然企圖跳海自盡,但為源氏士兵所救。

又有安德天皇祖母二位尼挾迎至駕前,言道“國事至今一敗塗地,陛下當為國死,不可受他人淩辱。請陛下麵朝東方,向伊勢大神告別,在麵朝東方,禮拜極樂淨土。”遂將幼帝摟在懷中,投海而亡。

壇之浦一戰,平氏盡皆滅亡。義經等將平宗盛父子解往京都。後白河大喜,遷源賴朝從二位。其時天下紛紛相傳:“九郎判官著實難得,鐮倉賴朝又有何等作為,天下事當交予義經方是。”此言傳至鐮倉,賴朝聞知,大為不悅。遂招梶原景時前來問話,景時言於賴朝道:“義經桀驁不馴,不甘居於人下,久欲王天下。今得法皇恩寵,隱有二心。其若會鐮倉,恐於將軍不利。”賴朝久疑義經,及聞流言與景時之言相合,因信為然。乃使大江廣元往告義經,勿回鐮倉。

卻說義經押解宗盛父子返回鐮倉,行至腰越之時,忽有廣元前來,言道:“大將軍有令,人犯教我等帶回,源義經不得進城,違者當斬。”義經聞言大驚,道:“兄長何以如此。”廣元道:“大將軍旨意,不敢妄猜。”義經黯然神傷,道:“我對兄長,絕無二心,願上表陳詞,望大人代轉。遂奮筆疾書,寫下一份呈狀,觀者莫不潸然淚下。欲知詳情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義盛領能教回到屋島,義經大喜,親自接入,待以上賓之禮。能教頓首謝道:“今遇明主,如撥雲霧而見青天!”義經道:“我得將軍,如虎添翼,剿滅平氏,指日可待。”能教奇道:“平氏豈非義經覆沒。”義盛笑道:“尚未,將軍一來,便不消時日。”能教怒道:“豎子欺我!”義盛道:“如不欺你,如何撥雲霧而見青天。”眾人拊掌大笑,能教無奈,隻得將錯就錯,歸順義經。平氏本欲領兵重來,此時見能重歸降。義經實力大增,隻好向長門國彥島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