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鐮倉幕府(1 / 2)

遂領妻女走入內室,道:“我如今命在旦夕,不能保全妻子兒女,著實慚愧。”其妻鄉禦前道:“今生得伴將軍,再無遺憾。”遂拔刀自刎。義經撫摸愛女龜鶴禦,歎道:“願你來世莫要生於侯門之家。”強忍悲痛,一刀砍下。遂靜坐佛前,切腹自盡。時年三十一歲。昔日聖房門所作偈言,皆一一應驗。逢武而起乃指與武藏弁慶坊相遇;遇藤而富乃言得藤原秀衡相助;見源而興是言得源賴朝重用,立下赫赫軍功;遇長而止自言喪於長崎太郎之手。靜禦前回京都後,日夜想念義經,聞其戰敗自殺,萬分悲傷,在高柳寺削發為尼。同年九月病死,時年二十二歲。

義經死後,首級由藤原高衡護送到鐮倉,和田義盛與梶原景時在腰越驗首,然後將首級葬在藤澤的白旗神社。 藤原一族卻並未得以安穩,先生藤原忠衡認為藤原泰衡違背了父親藤原秀衡遺命,反對泰衡向幕府屈服,乃殺忠衡。源賴朝宣稱藤原一族窩藏欽犯,罪無可逭,親率大軍北上征伐。藤原泰衡焦慮辯解,稱:“往日種種皆先父秀衡一人獨斷,今已依麾下之命誅殺義經,泰衡但有功無過,何以致罪?”怎知源賴朝誌在天下,豈容藤原氏據地自恃。泰衡自知不敵,縱火燒毀居館,棄城北逃,後為部下河田次郎所弑,將首級送於源賴朝,之後葬於藤原氏祖墳中尊寺金色堂。數代雄霸一方的藤原氏在源義經死後不到半年即家破人亡,為這出曆史悲劇的末尾更平添幾許唏噓。

又因源義經一生燦爛淒涼,聞者無不歎息,同情之情油然而生,對源義經不舍之情往往轉化為期待,各種奇幻傳說應運而生。 言傳義經兵敗之後逃往北海道,教化當地民眾,被奉為王。又言源義經西逃蒙古,改名鐵木真,後成就不世偉業,遂稱成吉思汗。之後其孫忽必烈建立大元,乃取“源”之諧音。又因要為祖父報仇,兩度派軍渡海西征。此皆小說家言,不足采信。

卻說源賴朝定了天下,1192年後白河法皇身死,賴朝遂於鐮倉建立政權,開創幕府時代,從此天皇獨居京都一隅,大權旁落,廢立榮辱全在幕府將軍。

幕府統治的物質基礎是附以各種名稱的龐大的“關東禦成敗地”,即將軍的管轄地。主要由“關東禦領”、“關東禦分國”和“關東進止所領”構成。“關東禦領”沒收源平兩氏領地而由朝廷賜給源賴朝的,包括散在全國各地的500多個莊園。“關東禦分國”是朝廷授予源賴朝的知行國(封地),其內容同莊園的知行並無不同;各國的國司由幕府推薦的禦家人擔任。將軍這兩部分管轄地的收入是幕府的主要財源。“關東進止所領”是指將軍擁有授職權的那些國衙領和莊園領地。

與京都朝廷不同,鐮倉政權的社會階級基礎主要是在鄉領主和那些擁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名主等中小土地所有者,而它的主要政治軍事支柱則是“禦家人”。禦家人是源賴朝在征討平氏過程中同他結成封建主從關係的武士,即將軍的家臣。禦家人原來都是一些在鄉領主、莊官、名主,跟隨源賴朝參加內戰,為的是他們不為京都貴族政權所承認並在貴族莊園製下極不穩定的土地所有權能得到確認。源賴朝保證了禦家人原來的土地所有權,有的還賜與新的土地,並通過守護地頭製的建立使之獲得法律根據。對於將軍的這種“禦恩”,禦家人須為將軍“奉公”,即平時值衛京都、鐮倉,戰時率自己的一族舍身疆場,玩忽奉公義務就有被剝奪其禦家人地位及其土地所有權的危險。於是在將軍和禦家人之間就通過“禦恩”、“奉公”的關係建立起牢固的封建主從關係。

遂領妻女走入內室,道:“我如今命在旦夕,不能保全妻子兒女,著實慚愧。”其妻鄉禦前道:“今生得伴將軍,再無遺憾。”遂拔刀自刎。義經撫摸愛女龜鶴禦,歎道:“願你來世莫要生於侯門之家。”強忍悲痛,一刀砍下。遂靜坐佛前,切腹自盡。時年三十一歲。昔日聖房門所作偈言,皆一一應驗。逢武而起乃指與武藏弁慶坊相遇;遇藤而富乃言得藤原秀衡相助;見源而興是言得源賴朝重用,立下赫赫軍功;遇長而止自言喪於長崎太郎之手。靜禦前回京都後,日夜想念義經,聞其戰敗自殺,萬分悲傷,在高柳寺削發為尼。同年九月病死,時年二十二歲。

義經死後,首級由藤原高衡護送到鐮倉,和田義盛與梶原景時在腰越驗首,然後將首級葬在藤澤的白旗神社。 藤原一族卻並未得以安穩,先生藤原忠衡認為藤原泰衡違背了父親藤原秀衡遺命,反對泰衡向幕府屈服,乃殺忠衡。源賴朝宣稱藤原一族窩藏欽犯,罪無可逭,親率大軍北上征伐。藤原泰衡焦慮辯解,稱:“往日種種皆先父秀衡一人獨斷,今已依麾下之命誅殺義經,泰衡但有功無過,何以致罪?”怎知源賴朝誌在天下,豈容藤原氏據地自恃。泰衡自知不敵,縱火燒毀居館,棄城北逃,後為部下河田次郎所弑,將首級送於源賴朝,之後葬於藤原氏祖墳中尊寺金色堂。數代雄霸一方的藤原氏在源義經死後不到半年即家破人亡,為這出曆史悲劇的末尾更平添幾許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