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楠木正成(2 / 2)

次日,幕府大軍開到城下,楠木正成令部下掛起免戰牌,任他如何叫罵,就是不理。如此數日,武田信武大發雷霆:“這廝戰又不戰,降又不降,是何道理。”足利高氏道:“他必然與我等虛耗,待我糧草告匱,便自行撤離。”正說話間,忽有探馬來報:“赤阪城中火光四起,不知是何緣故。”眾人連忙出賬觀看,果見赤阪城城門大開,四處起火,百姓四處逃散,信武截住一人問話,那人道:“楠木正成自知走投無路,遂放火自焚,令我等自謀生路。”眾將大喜,遂開進城內,四處尋找楠木屍首,卻始終未獲。

書中暗表,那正成千算萬算,卻忘了山城缺水一事,圍城一久,飲水便不足用。遂於護良親王商議,放火之後,扮作尋常百姓,潛出城外,之後護良親王亡命大和國十津川,正成逃往金剛山,秘密往來於河內、紀伊、和泉之間招兵買馬,圖謀再起。

再說眾將尋不得楠木等人,也不在意,遂留下少量駐軍,大軍挾後醍醐返回鐮倉。幕府將軍北條高時擁立光嚴天皇,廢後醍醐天皇為上皇,流放到隱歧海島。

一晃數月,卻說這日傍晚,幕府守軍正在赤阪城中,見一隊糧車緩緩馳來,到了近前,呼叫開門,那校尉道:“你等何以如此滯緩,遲了糧草,誰人可擔幹係。”那押糧官道:“將軍有所不知,近來山道滑坡,是以略有遲緩。”守城軍士遂大開城門,令運糧隊進城卸糧。待到城門開時,卻見押糧軍士身邊都掣出尖刀,看著士兵便殺。又見密林之中大發喊聲,湧出一批死士,隻顧亂殺將來,為首一人正是楠木正成,領軍殺進城中,守軍不知來者幾多,連忙棄械投降。如此一來,赤阪城又回到正成手中。

正成攻占赤阪城之後,又掃蕩周圍地方,大敗河內守護與和泉守護,並進軍攝津,幕府方知正成厲害,忙派隅田、高橋二將率五千人馬,前來討伐。二人計議,此時正成征戰四方,可從攝津澱川渡邊橋渡河南下,在野戰中擊潰正成。這日,二人行至渡邊橋,對岸百餘叛軍見了,拔腿便跑。隅田喜道:“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我等將此等逆黨一舉蕩平,初戰建功。”高橋道:“莫要中了對方埋伏。”隅田笑道:“楠木軍不過數百,我等五千大軍,怕他作甚。”遂催動兵馬,渡橋來戰。

那渡邊橋並不甚寬,僅容雙駕並馳,五千大軍過時,卻是大費周折。約莫過了半個時辰,大軍方過太半,混混雜雜,擠在一處。隅田正要整軍列陣,忽聞鑼鼓震天,四下裏湧出許多伏兵,楠木打頭,一起向幕府軍殺來。幕府軍登時亂了手腳,急忙後撤,上千人一起擠向渡邊橋,真是人人恐後,個個爭先,豈有秩序可言。十成之中,倒有五成被擠進河中,見了水底龍王。又有三成作了刀下之鬼。高橋、隅田二人得部下力保,方逃出戰場。正成正要追趕,忽有軍漢來報:“幕府大將宇都宮公綱率領大軍,向我等殺來。”眾軍聽罷,疾呼殺敵。不料楠木正成擺手言道:“眾位稍安勿躁,我自有計較。”不知楠木正成有何退敵良策,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