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建武革新(1 / 2)

且說北條高時在寢帳中靜坐,忽聞外麵雲板響,忙令人探問,左右回報曰:“軍民人等已獻鐮倉,請大將軍定奪。”高時歎道:“看來我等大勢已去。”遂令北條一族八百七十人在東勝寺集體自殺。當日,倒幕大軍俱進鐮倉,至此鐮倉幕府終結,曆時一百四十二年。

是年6月,後醍醐天皇還都,當即論功行賞。旦見朝堂之上,後醍醐先點高氏出班。“臣足利高氏恭請聖安。” 高氏跪到,山呼萬歲一番。 “元弘靖難,爾為首功之臣。”後醍醐道: “朕封爾為鎮守府將軍,守護武藏、常陸、下總三國,官至正三位。爾弟直 義忠勇可嘉,封左馬頭,官至四位,守護相模國。” “謝主龍恩。”高氏連連叩謝。後醍醐天皇又道: “朕名尊治,特賜爾一尊字,此後便以足利尊氏相稱罷。”尊氏拜謝。天皇又依次封賞赤鬆、新田、名和等一班功臣皆獲封賞,不提。 又見楠木正成,乃道:“卿迎駕笠置山,至始至終緊跟於朕,忠心可鑒。又為擴大勤王大軍,費盡心機,其功卓著。朕當重賞。”不料正成叩謝道:“元弘忠烈者,勞功之輩雖多,何存身命者也。獨依救詫墜一命者,武時人道也,忠厚尤為第一。正成不敢居於其上。”後醍醐大喜,道:“菊池武時,朕另有行賞。楠木聽命,今封你河內、攝律、和泉三國守護,非違使兼左衛門少尉,官位從五位上。”正成叩謝退下。

1334年正月,新年伊始,後醍醐頒布新年號 “建武”,有意套用後漢光武帝滅王莽、複興漢室時所用的年號。又向群臣宣布:“建武 之年乃新政之年,從此以後,朕將臨朝聽政,親裁萬機。先是整頓統治機構。在中央取消院政,不設關白、攝政,由自己裁決一切大事。下設“記錄所”,作為中央最高行政機構;設置“雜訴決斷所”,處理領主、武士、豪族的有關土地所有權的訴訟;建“武者所”、“窪所”作為武士機構。在地方上企圖恢複平安時代推行的“知行國”製,給權門勢家以支配知行國的特權,補任了一批國司或守護。

其次是將沒收的幕府領地進行重新分配。後醍醐天皇回京都才三天,就恢複了伏見和花園兩太上皇等皇族的領地。至7月,相繼確定了大寺社所領莊園的所有權,竭力保護、維護貴族和大寺社舊勢力的利益。而對於在推翻幕府政權中有戰功的戰士,建武政權雖宣布自1339年8月3日開始進行“恩賞”,但由於有功之將居功貪賞,無功之輩,暗通近臣寵姬,也領取一所二所莊園,致使“今六十六國內,已無賞給武士立錐之地”,激起武士們的不滿。

此外,後醍醐天皇為了個人的奢侈,無視民眾長期疲於戰亂,決定擴張宮殿,向各國地頭和家臣征收其所得年貢的二十分之一,充作建殿費用,而這些又都原封不動地轉嫁到農民的頭上。同時,還規定按每十町出一名勞役,征集造宮抿工。兵革之後,世局未穩,國費民苦,激起了農民的不滿。如此一來,推行複古政策的建武政權很快失去了農民、武士集團的支持。足利尊氏見此情形,暗中聯絡各地諸侯,企圖再度起兵。

且說北條高時在寢帳中靜坐,忽聞外麵雲板響,忙令人探問,左右回報曰:“軍民人等已獻鐮倉,請大將軍定奪。”高時歎道:“看來我等大勢已去。”遂令北條一族八百七十人在東勝寺集體自殺。當日,倒幕大軍俱進鐮倉,至此鐮倉幕府終結,曆時一百四十二年。

是年6月,後醍醐天皇還都,當即論功行賞。旦見朝堂之上,後醍醐先點高氏出班。“臣足利高氏恭請聖安。” 高氏跪到,山呼萬歲一番。 “元弘靖難,爾為首功之臣。”後醍醐道: “朕封爾為鎮守府將軍,守護武藏、常陸、下總三國,官至正三位。爾弟直 義忠勇可嘉,封左馬頭,官至四位,守護相模國。” “謝主龍恩。”高氏連連叩謝。後醍醐天皇又道: “朕名尊治,特賜爾一尊字,此後便以足利尊氏相稱罷。”尊氏拜謝。天皇又依次封賞赤鬆、新田、名和等一班功臣皆獲封賞,不提。 又見楠木正成,乃道:“卿迎駕笠置山,至始至終緊跟於朕,忠心可鑒。又為擴大勤王大軍,費盡心機,其功卓著。朕當重賞。”不料正成叩謝道:“元弘忠烈者,勞功之輩雖多,何存身命者也。獨依救詫墜一命者,武時人道也,忠厚尤為第一。正成不敢居於其上。”後醍醐大喜,道:“菊池武時,朕另有行賞。楠木聽命,今封你河內、攝律、和泉三國守護,非違使兼左衛門少尉,官位從五位上。”正成叩謝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