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杉軍見援兵趕來,不敢戀戰,忙向北撤去。信玄領軍直追。卻說這信玄坐騎,乃萬中選一,非同尋常,信玄隻顧追殺,不覺間與衛隊拉開距離。忽見上杉軍中殺出一員白袍武將,越馬橫刀,到得信玄麵前,揮刀砍下。信玄猝不及防,忙用軍扇擋下,那人連砍兩刀,將軍扇斬斷,又複一刀,砍中信玄肩膀,要砍第四刀時,真田幸隆趕來,呼道:“上杉謙信,留下命來。”原來來者正是謙信,謙信見衛隊趕上,自知已經殺不得信玄,遂仰天長笑,撥馬返回。眾人急著照看信玄,也顧不得追趕。
之後甲斐、越後各自退兵,第四次川中島合戰結束。
話分兩頭,再說桶狹間之戰之後,織田信長一心向北、向西發展,鬆平元康則要經營三河,向西進取,二人互為倚重,遂於1562年結下同盟,信長與元康相約:“將來你我二人共爭天下,我向西麵攻略,而你則向東麵攻略。”二人既定盟約,信長便向北麵美濃國攻略。此時美濃國國主齋藤龍興耽於逸樂,整日胡作非為,美濃國有三名賢臣,分別喚作稻葉良通、安藤守就和氏家直元,皆是治國良臣,見齋藤胡來,紛紛出言相勸,然齋藤非但不聽,反把安藤守就關入大牢,安藤守就的女婿竹中重治素有“戰國孔明”之稱,僅用十七人就奇襲了齋藤龍興的主城,使其威嚴掃地。竹中重治在一番勸誡後歸還主城於龍興,但此時的齋藤家已如一盤散沙,重臣不斷出走。織田信長趁其內亂,占了美濃國。
卻說鬆平元康有意統一三河,不料國中僧侶卻不買賬,此事說來話長,昔日中土佛教淨土宗傳入日本後,發展為淨土真宗。因為它提倡人人都能成佛,而且不用剃發苦行,深得大眾歡迎。淨土真宗有一支喚作一向宗,影響甚大。一向宗在八代法主蓮如時期開始大發展,得到大量的信徒。說到一向宗,不得不說說一向宗的基礎組織。其傳教的基礎組織名為“講”,一般一村一講,也有數村一講或者一村數講的,一講的人數從數十人到幾百人不等,而講的基礎又來自“惣”。惣是一種自發性的農民聯合,自鐮倉時代起,一有大事農民就聚集到定點的神社寺院商討應付的辦法,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以村為單位的“惣”。後來由於戰爭的頻繁,在鄉武士頻頻離開村莊,使得農民有了更多的自主權,他們常常聯合起來繳納地租,以後發展到集體對苛捐雜稅進行抗爭,“惣”常常有自己的武裝力量,用來在戰亂時期保衛村莊。而後來因為需要對以前共用的山地、森林、水源進行開發,許多相鄰的自然村也組織在一起,形成更大的“惣”。而一向宗的傳教對象正是這些基層的農民,也包括商人、手工業者和部分下級武士。通過宗教傳播,一向宗的基層組織“講”漸漸取代了“惣”,最初的“講”是為了加強宗教生活和對彌陀本願的信仰而設立的,但是漸漸的由於農民在集會時常常傾訴所遭受的種種痛苦,逐漸演變成為發泄不滿的集會。再後來由於信仰的加強,農民們不再滿足於來世的幻想,而想要爭取現實的幸福。國人眾最先發現了這種造反的傾向,他們也曾派兵鎮壓,但是感受到其強大力量的國人們反而加入到其中,企圖利用這種力量,但是由於宗教組織的強力牽製,其願望始終不能完全實現。北陸地方最先發起一向一揆,他們無所不為,甚至燒毀房屋、砸壞佛像,使得當權者大為震驚。當時正在北陸傳教的蓮如卻反對一向一揆,呼籲民眾保持冷靜。但是一向一揆並不理會,並於1488年以十萬到二十萬的兵力包圍了加賀守護富樫政親的高尾城,並於六月九日將其攻破,政親自害。
此時三河國內一向宗起義頻繁,鬆平元康豈是好相與之人。痛下殺手,將一向宗鎮壓下去,又念及自己威望不高,遂將姓氏改作德川,以示自己始祖乃居住德川河畔的源氏豪族,希望有朝一日成為征夷大將軍,從此家康就開始了自己的爭奪天下之路,又將名字改作家康,從此便喚作德川家康。這德川家康日後執掌幕府,統領全國,卻是後話,如今雄踞日本的,仍是甲斐之虎與越後之龍,這二雄相爭十餘載,仍然未見高下,1664年,爆發第五次合戰,欲知詳情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上杉軍見援兵趕來,不敢戀戰,忙向北撤去。信玄領軍直追。卻說這信玄坐騎,乃萬中選一,非同尋常,信玄隻顧追殺,不覺間與衛隊拉開距離。忽見上杉軍中殺出一員白袍武將,越馬橫刀,到得信玄麵前,揮刀砍下。信玄猝不及防,忙用軍扇擋下,那人連砍兩刀,將軍扇斬斷,又複一刀,砍中信玄肩膀,要砍第四刀時,真田幸隆趕來,呼道:“上杉謙信,留下命來。”原來來者正是謙信,謙信見衛隊趕上,自知已經殺不得信玄,遂仰天長笑,撥馬返回。眾人急著照看信玄,也顧不得追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