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兩雄俱滅(1 / 2)

卻說那上杉謙信聞知武田氏敗落,方知信玄已死,不禁為之傷感,歎道:“吾國之弓箭將不利矣。”隨即絕音曲三日,並遣使前往吊唁。直江景綱勸道:“甲斐國今非昔比,主公何不趁機拿下?”謙信搖頭道:“乘人之危之舉,不齒為之。且我生平所敬,唯信玄爾,信玄既死,今後再不願與甲斐為難。”群臣聞言,無不感慨,之後關東諸侯中太田資正聞言讚道:“謙信公之人品,八分乃賢者,二分為惡人。恣縱怒氣,行事怪異,是為其‘惡’;除此而外,勇猛而無欲,清靜而無邪,廉直而無私,明敏好察,慈惠待下,喜聞人諫等,是為其‘善’。雖有微瑕,不足掩其輝,實乃絕世罕有之良將。”此言不虛。

再說上杉謙信聞知織田信長東征西討,大有一統天下之勢,不由生了好勝之心。1577年,謙信揮師東指,一路勢如破竹,攻入能登半島,信長聞言,令柴田勝家,明智光秀,羽柴秀吉,前田利家,瀧川一益,丹羽長秀,佐佐成政等人領兵來迎,大有一絕死戰之勢。謙信聞言喜道:“來得正好,我當堂堂正正地迎擊。”

織田軍一路北上,不日渡過手取川,行至石川郡水島,見天色已晚,柴田勝家與眾將道:“此去六裏便是七尾城,我等可前往駐紮。”正說話間,有探馬來報:“七尾城已於昨日被上杉軍攻下。”眾將聞言變色,明智光秀道:“不意上杉軍如此神速。我等若貿然出戰,隻怕難以取勝。不如先行撤退。”眾人皆點頭稱是,趁夜撤退。行至手取川畔,忽聽鑼鼓聲響,四下亮出無數人馬,仔細看去,竟是上杉軍。隻見越後諸將簇擁著上杉謙信出陣,映著月光,宛若神明,謙信手持酒壺,仰頭痛飲,笑道:“織田小兒,今日可與我快戰!”眾人無不膽顫,鬥誌全無。隻聽謙信大喝一聲,身先士卒,揮舞愛刀小豆長光,直衝過來。織田軍哪敢相迎,紛紛跳入河中強渡,溺死者不計其數,倒是羽柴秀吉不慌不忙,領著大軍,沿河而下。謙信自知兵力不及對方,也不窮追,追殺一陣,便自退去。謙信於月光之下,頓足河畔,遙望青山,不由詩興大發,當即作詩一首,誦道:

秋高氣爽霜滿營 ,夜過三更雁數行。

翻山越嶺見能州 ,揮別家鄉遠征情。

織田敗績,各路諸侯公推謙信為盟主,共同討之。1578年正月,謙信下達了總動員令,隻待越後積雪溶化後進京與信長決戰。3月9日,謙信召集家臣,道:“明日我將啟程,親赴京都,去會織田信長。今夜我等一醉方休。”群臣舉杯相賀,那謙信素來好酒,有“酒豪”之稱,不覺連飲數十碗,隻覺腹中憋脹,遂起身如廁。過了許久,不見歸席,家臣宇佐美定滿暗道不妙,忙去廁中探視,不禁大吃一驚,原來謙信早已昏倒在地上,定滿忙召喚眾人,將其扶回房中,百般呼叫,不能將其喚醒。經醫官診斷,方知是因飲酒過量,造成大腦溢血。四日後,謙信因病不治,與世長辭,行年僅四十九歲。後人作詩歎道“

卻說那上杉謙信聞知武田氏敗落,方知信玄已死,不禁為之傷感,歎道:“吾國之弓箭將不利矣。”隨即絕音曲三日,並遣使前往吊唁。直江景綱勸道:“甲斐國今非昔比,主公何不趁機拿下?”謙信搖頭道:“乘人之危之舉,不齒為之。且我生平所敬,唯信玄爾,信玄既死,今後再不願與甲斐為難。”群臣聞言,無不感慨,之後關東諸侯中太田資正聞言讚道:“謙信公之人品,八分乃賢者,二分為惡人。恣縱怒氣,行事怪異,是為其‘惡’;除此而外,勇猛而無欲,清靜而無邪,廉直而無私,明敏好察,慈惠待下,喜聞人諫等,是為其‘善’。雖有微瑕,不足掩其輝,實乃絕世罕有之良將。”此言不虛。

再說上杉謙信聞知織田信長東征西討,大有一統天下之勢,不由生了好勝之心。1577年,謙信揮師東指,一路勢如破竹,攻入能登半島,信長聞言,令柴田勝家,明智光秀,羽柴秀吉,前田利家,瀧川一益,丹羽長秀,佐佐成政等人領兵來迎,大有一絕死戰之勢。謙信聞言喜道:“來得正好,我當堂堂正正地迎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