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朝鮮慘敗(2 / 2)

卻說此時明軍由兵部侍郎邢玠統領,聞知日軍有所異動,當即派水陸兩軍,兵分四路,殺向日軍,哪四路?第一路東路進發,統領麻貴,麾下三萬大軍,直指蔚山,去會加藤清正;第二路西路進發,統領劉鋌,所部兩萬大軍,兵指順天、釜山,去會小西行長;第三路中軍進發,統領董一元率三萬大軍,進攻泗川,去會日本名將島津義弘;第四路乃陳璘率大明水師,聯合朝鮮艦隊,控製朝鮮海麵。9月下旬,陸上的三路明朝聯軍在麻貴、劉鋌、董一元的統領下,同時向日軍的三大據點蔚山、順天、泗州發動攻勢。

先說蔚山前線,麻貴與加藤清正旗鼓相當,雙方用兵謹慎,互有勝負;再說泗州一線初時進展順利,明軍迅速奪取了晉州,並順勢攻克泗川,島津義弘部臨海設防,背水一戰,此時外海已被大明水師封鎖,日軍抵抗十分頑強,明軍的大將軍炮對日軍猛烈開炮,激烈戰鬥中,不知何故明軍大營的彈藥庫發生爆炸,日軍乘明軍混亂之際出擊,明軍朝鮮軍大敗退回到晉州,聯軍傷亡高達八千多人,泗川又重被日軍奪回,雙方也在泗州一線形成對峙。

單說順天和釜山一線,那小西行長本是日軍智將,所部乃日軍主力,順天又是易守難攻,任劉鋌如何猛攻,皆是堅城難摧。這劉鋌於諸將中最是驍勇,能使镔鐵刀百二十斤,馬上輪轉如飛,天下稱“劉大刀”,一生戰功卓越,如今困於城下,整日氣得哇哇大叫。副將李應軾見狀,言道:“這小西行長早已厭戰,戰前便至書乞和,我等不如假言議和,詐其出城,再尋機一舉殲滅。”劉鋌聞言大喜,當即令副將吳宗道修書一封,邀行長出城談判,又令李應軾、吳廣、王士琦諸將在四下埋伏,隻等號令一發,便一舉殺出。

卻說小西行長收到來信,與石田三成議道:“我等初時請和,明軍不允;現下我等困守孤城,明軍何以突然求和?”三成道:“此舉必然有詐,隻怕明軍已設下埋伏,待我等出城,再將我一舉殲滅。”行長道:“我亦有此慮,既然如此,本將便將計就計。”當下與信使道:“你去回稟你家將軍,明日一早,我便開城相迎。”信使回稟劉鋌,劉鋌喜道:“小西行長果然中計,待我明日將其生擒。”次日一早,劉鋌列陣順天城下,須臾城門大開,行長披堅執銳,策馬緩行,待到近前,忽然大喝一聲,城中日軍盡數掩殺過來。明軍防備不及,被日軍殺得大敗,隨後小西行長集中日軍騎兵衝擊明軍左翼,日軍主力趁勢也壓向明軍左翼。日軍悍將大村喜前一馬當下,衝進明軍陣營,左右砍殺,忽見一將橫刀立馬,叫道:“倭奴,休得猖狂。”正是左翼統領吳廣,喜前不知厲害,上前搦戰,一個回合,便被吳廣砍翻。明軍見吳廣如此英勇,抖擻精神,奮勇衝殺,又見劉鋌揮舞大刀,重整隊伍一舉殺來。將那騎兵團團圍住,騎兵被圍,反失了優勢,明軍套索鉤撓,砍刀大斧,一起上陣,將日軍騎兵盡數殺盡。行長見勢不妙,急忙退回城中,任由劉鋌如何叫陣,再也不敢出城。

進入11月以後,日軍的補給基本中斷,心理承受能力也已經達到極限,各路日軍商議後,確定於1598年11月15日全線撤軍。順天的小西行長第一軍首先準備撤退,由於水陸道路都已被封鎖,小西行長派部下攜帶厚禮厚禮到大明朝水師提督陳璘和朝鮮水軍節度使李舜臣營中,再次希望和談,遭到拒絕。小西行長隻有組織敢死隊,編組一支衝鋒艦隊,連續向明朝水師發起攻擊,均未能奏效。小西行長隻有向盤踞在泗川一帶的島津義弘求救,島津義弘集結戰船,準備前來營救。欲知行長能否脫險,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