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朝鮮慘敗(1 / 2)

蔚山會戰,明軍功虧一簣,楊鎬難辭其咎,之後,萬曆皇帝怒其貽誤戰機,將楊鎬治罪下獄。後又起用,卻在薩爾滸之戰中令十萬明軍折損努爾哈赤手中,自此女真崛起,最終入主中原,楊鎬下罪論死。此乃後話,暫且不表。

明軍雖然戰敗,主力並未受到損失,明朝國力雄厚,補給源源不斷。日軍雖勝,卻也是元氣大傷,又因國家狹小,資源貧乏,漸漸力不能支。豐臣秀吉見相持不下,心中不由懊惱,1598年8月18日,天氣酷熱無比,秀吉正自煩惱,卻見屬下送來一封書信,乃楊鎬所書,隻見信上寫道:“秀吉老兒,汝年屆六旬,尚有幾日可活?汝子不及幼學,將來無所依仗,誠可悲也。吾聞汝麾下酋長皆磨刀霍霍,拭目以待。依吾之見,不如早日息兵,否則悍將擁兵在外,旦有風吹草動,豈肯久居人下,他日又安肯受小兒驅使。審時度勢,君早日罷兵回國為是。”秀吉看畢,不由氣血攻心,大呼一聲:“氣煞我也,口吐鮮血,昏厥在地。”眾人連忙攙扶,好不容易將秀吉救醒。秀吉睜眼看去,見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毛利輝元、宇喜多秀家、小早川隆景五大家老皆在近前,言道:“我子秀賴年幼,日後還望諸公輔佐。”喘息一陣,喃喃念道:“吾似朝霞降人間,來去匆匆瞬即逝。大廈巍巍氣勢盛,亦如夢中虛幻姿。”忽然張目言道:“勿使我十萬兵為海外鬼。”言罷,頭一歪,魂登西土。德川家康見秀吉病逝,與四家老議道:“如今兵懸海外,當秘不發喪,將大軍盡行撤回為是。”眾人皆點頭稱是,遂以秀吉名義,頒下旨意,令遠征軍速速回國。那遠征諸將早已厭煩,聞訊當即收拾行裝,隻盼早日回國。

卻說此時明軍由兵部侍郎邢玠統領,聞知日軍有所異動,當即派水陸兩軍,兵分四路,殺向日軍,哪四路?第一路東路進發,統領麻貴,麾下三萬大軍,直指蔚山,去會加藤清正;第二路西路進發,統領劉鋌,所部兩萬大軍,兵指順天、釜山,去會小西行長;第三路中軍進發,統領董一元率三萬大軍,進攻泗川,去會日本名將島津義弘;第四路乃陳璘率大明水師,聯合朝鮮艦隊,控製朝鮮海麵。9月下旬,陸上的三路明朝聯軍在麻貴、劉鋌、董一元的統領下,同時向日軍的三大據點蔚山、順天、泗州發動攻勢。

先說蔚山前線,麻貴與加藤清正旗鼓相當,雙方用兵謹慎,互有勝負;再說泗州一線初時進展順利,明軍迅速奪取了晉州,並順勢攻克泗川,島津義弘部臨海設防,背水一戰,此時外海已被大明水師封鎖,日軍抵抗十分頑強,明軍的大將軍炮對日軍猛烈開炮,激烈戰鬥中,不知何故明軍大營的彈藥庫發生爆炸,日軍乘明軍混亂之際出擊,明軍朝鮮軍大敗退回到晉州,聯軍傷亡高達八千多人,泗川又重被日軍奪回,雙方也在泗州一線形成對峙。

蔚山會戰,明軍功虧一簣,楊鎬難辭其咎,之後,萬曆皇帝怒其貽誤戰機,將楊鎬治罪下獄。後又起用,卻在薩爾滸之戰中令十萬明軍折損努爾哈赤手中,自此女真崛起,最終入主中原,楊鎬下罪論死。此乃後話,暫且不表。

明軍雖然戰敗,主力並未受到損失,明朝國力雄厚,補給源源不斷。日軍雖勝,卻也是元氣大傷,又因國家狹小,資源貧乏,漸漸力不能支。豐臣秀吉見相持不下,心中不由懊惱,1598年8月18日,天氣酷熱無比,秀吉正自煩惱,卻見屬下送來一封書信,乃楊鎬所書,隻見信上寫道:“秀吉老兒,汝年屆六旬,尚有幾日可活?汝子不及幼學,將來無所依仗,誠可悲也。吾聞汝麾下酋長皆磨刀霍霍,拭目以待。依吾之見,不如早日息兵,否則悍將擁兵在外,旦有風吹草動,豈肯久居人下,他日又安肯受小兒驅使。審時度勢,君早日罷兵回國為是。”秀吉看畢,不由氣血攻心,大呼一聲:“氣煞我也,口吐鮮血,昏厥在地。”眾人連忙攙扶,好不容易將秀吉救醒。秀吉睜眼看去,見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毛利輝元、宇喜多秀家、小早川隆景五大家老皆在近前,言道:“我子秀賴年幼,日後還望諸公輔佐。”喘息一陣,喃喃念道:“吾似朝霞降人間,來去匆匆瞬即逝。大廈巍巍氣勢盛,亦如夢中虛幻姿。”忽然張目言道:“勿使我十萬兵為海外鬼。”言罷,頭一歪,魂登西土。德川家康見秀吉病逝,與四家老議道:“如今兵懸海外,當秘不發喪,將大軍盡行撤回為是。”眾人皆點頭稱是,遂以秀吉名義,頒下旨意,令遠征軍速速回國。那遠征諸將早已厭煩,聞訊當即收拾行裝,隻盼早日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