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1 / 1)

當玉米在農民的麵前齊刷刷長高時,農民心中充滿感動,但農民卻不知道玉米是怎樣學會報答的。其實,生長在大地與天空之間的這段綠色植物,每時每刻,既在感恩,也在祈禱;既在吸收,也在釋放;既在索取,也在奉獻;既在承受,也在傾訴。

對上,玉米承接了陽光雨露,卻消化了有害的二氧化碳,回饋有益的氧氣,玉米不愧於天;對下,玉米吸收了大地的養分,卻用身體緊緊護住大地,並把自己的根永遠留給大地,玉米無愧於地;對人,玉米得到人的養育,卻把果實奉獻給人,玉米無愧於人。

玉米安然地站在大地之上。因為自身結構的完美,所以並不需要衣服的修飾與遮掩;因為沒有更多的索求,隻需寸土便夠一生所需,所以不需要勞碌和四處拚搶、爭奪;因為自己就是自己的家,所以不需要所謂的道路與四處奔波;因為存在的本身就已近至境,充滿了感恩與狂喜,所以並不需要那麼複雜且脆薄的喜、怒、哀、樂。一株玉米,僅僅靠自己就已經能夠完成所有的生命過程及演義,所以它能夠自足、清淨而逍遙地生活,所以它既有雄性的矯健,也有雌性的豐滿,既有男人的剛勇,也有女人的溫厚,它既是父親,又是母親。

玉米在長高、在向天空挺進的過程中,生出了細長而有力的葉片,這些葉片常常讓我想起同樣是修長而有力的海鷗的翅膀。於是讓我想到了飛翔與自由等人類思想中的概念。但是,當我看到了可以在大地上自由走動的人,最終又回到了原來的地方;可以在天空裏飛來飛去的鳥兒,一次次漫長的遷徙最終目的竟是回歸,我理解了一棵玉米的自由並不在於走千裏萬裏的道路,也並不在於飛越幾座山峰幾片海洋。一棵玉米的自由在於它不借助外在的形式或方式,就已經與自然融為一體,無限小,無限大,無限近,無限遠。一個沒有精神沒有思想的勇夫箭步如飛地奔跑一生,也不及一個跛腳的思想者一秒鍾走的路遠。老子說:“無為而無不為”,自由並不是用腳步和翅膀丈量出來的,真正的自由在於精神。

當玉米在農民的麵前齊刷刷長高時,農民心中充滿感動,但農民卻不知道玉米是怎樣學會報答的。其實,生長在大地與天空之間的這段綠色植物,每時每刻,既在感恩,也在祈禱;既在吸收,也在釋放;既在索取,也在奉獻;既在承受,也在傾訴。

對上,玉米承接了陽光雨露,卻消化了有害的二氧化碳,回饋有益的氧氣,玉米不愧於天;對下,玉米吸收了大地的養分,卻用身體緊緊護住大地,並把自己的根永遠留給大地,玉米無愧於地;對人,玉米得到人的養育,卻把果實奉獻給人,玉米無愧於人。

玉米安然地站在大地之上。因為自身結構的完美,所以並不需要衣服的修飾與遮掩;因為沒有更多的索求,隻需寸土便夠一生所需,所以不需要勞碌和四處拚搶、爭奪;因為自己就是自己的家,所以不需要所謂的道路與四處奔波;因為存在的本身就已近至境,充滿了感恩與狂喜,所以並不需要那麼複雜且脆薄的喜、怒、哀、樂。一株玉米,僅僅靠自己就已經能夠完成所有的生命過程及演義,所以它能夠自足、清淨而逍遙地生活,所以它既有雄性的矯健,也有雌性的豐滿,既有男人的剛勇,也有女人的溫厚,它既是父親,又是母親。

玉米在長高、在向天空挺進的過程中,生出了細長而有力的葉片,這些葉片常常讓我想起同樣是修長而有力的海鷗的翅膀。於是讓我想到了飛翔與自由等人類思想中的概念。但是,當我看到了可以在大地上自由走動的人,最終又回到了原來的地方;可以在天空裏飛來飛去的鳥兒,一次次漫長的遷徙最終目的竟是回歸,我理解了一棵玉米的自由並不在於走千裏萬裏的道路,也並不在於飛越幾座山峰幾片海洋。一棵玉米的自由在於它不借助外在的形式或方式,就已經與自然融為一體,無限小,無限大,無限近,無限遠。一個沒有精神沒有思想的勇夫箭步如飛地奔跑一生,也不及一個跛腳的思想者一秒鍾走的路遠。老子說:“無為而無不為”,自由並不是用腳步和翅膀丈量出來的,真正的自由在於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