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石磨從外觀上看,就是兩塊厚厚的相對而放的大理石圓盤,但在細節構造上卻有很多的技巧隱藏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如果將兩塊相對的石盤從咬合狀態分開,就會露出內部的結構。首先,兩塊圓盤的中心並不是完全一樣,其中有一塊磨盤上安有一個凸出的鐵柱,叫做“公”,而另一塊磨盤的中央則鑿有小小的圓形凹槽,與前一塊相對應叫做“母”,兩塊磨盤通過這個暗軸對接、咬合在一起,以免在轉動中錯位、脫離。其次,兩塊磨盤的咬合麵兒上各鑿有一道道呈輻射狀的長槽,相對轉動時如兩排錯動的牙齒,將進入其間的玉米嗑得粉碎。通常,坐落在下麵的那隻磨盤是和土製的底座連在一起的,成為固定部分,而上麵的那隻石磨上則插了一條長一米半至兩米左右的木質杠杆,推動或拉動杠杆時,兩片石磨便產生了相對運動。
推動石磨的動力往往來自於一頭蒙了眼睛的驢或一匹拉不動車的老馬。一頭牲口,隻有蒙上了眼睛,才不會知曉自己在一圈圈無休止地走著重複的路,否則它們會停下絕望的腳步,結束這沒有距離的盲目前行。年深月久,在離開磨盤軸心的一定距離上,出現了一個凹陷下去的溝,如果從高處俯視下來,那是一個無始無終的“O”,這使得進入這個溝槽勞作的動物或者人看起來總要矮上幾分。
玉米的粉屑就從兩扇石磨的縫隙間一點點被擠壓出來,落在下麵的一個木質的平麵上,隨後便有一個人拿著一個笤帚把這些碎屑掃入鐵皮撮子裏。另一個人則等在一旁,及時把那些玉米的碎屑放在一個選定了綱目的羅裏濾出玉米麵。
羅與篩,其實是一種東西,孔大的叫篩,孔小的叫羅。而羅則根據網孔大小編上號,100號就意味著單位麵積上有100個網孔,200號則表示單位麵積上有200個網孔,號越大,顆粒越小,麵粉越細。一般來說,由於玉米的硬度大,用石磨加工不容易磨得很細,所以通常加工出來的都是用粗羅篩出粗麵,也就是人們經常食用的那種。有特殊需要時,人們才肯費大力氣反複磨,磨出細麵來。
在北方的廣大農村,玉米麵兒是一係列玉米食品原料中最常見、用途最廣的一種形態。用它可以做成窩窩頭、大餅子、麵糊糊。
後來,加工玉米的裝置也由石磨、石碾變成了鋼磨。而鋼磨則如其他工業機器一樣,是把一些古老的機械原理加以變形、改造,重組成現代化機器的。新型的鋼磨有一個含混的名字叫磨麵機,它主要是以兩扇咬合度很高的鋼質磨盤為主要部件,並把它們裝在一個體積更小、轉數更高、馬力更大的電動或燃油的機器中,並且粉碎、出粉幾道工序同時進行,同時完成。當電動鋼磨開啟時,一小時的時間就能幹出石磨需要幹一天的工作量。但那種尖銳的呼嘯卻常常讓人懷念手工時代的從容與詩意。
所謂的石磨從外觀上看,就是兩塊厚厚的相對而放的大理石圓盤,但在細節構造上卻有很多的技巧隱藏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如果將兩塊相對的石盤從咬合狀態分開,就會露出內部的結構。首先,兩塊圓盤的中心並不是完全一樣,其中有一塊磨盤上安有一個凸出的鐵柱,叫做“公”,而另一塊磨盤的中央則鑿有小小的圓形凹槽,與前一塊相對應叫做“母”,兩塊磨盤通過這個暗軸對接、咬合在一起,以免在轉動中錯位、脫離。其次,兩塊磨盤的咬合麵兒上各鑿有一道道呈輻射狀的長槽,相對轉動時如兩排錯動的牙齒,將進入其間的玉米嗑得粉碎。通常,坐落在下麵的那隻磨盤是和土製的底座連在一起的,成為固定部分,而上麵的那隻石磨上則插了一條長一米半至兩米左右的木質杠杆,推動或拉動杠杆時,兩片石磨便產生了相對運動。
推動石磨的動力往往來自於一頭蒙了眼睛的驢或一匹拉不動車的老馬。一頭牲口,隻有蒙上了眼睛,才不會知曉自己在一圈圈無休止地走著重複的路,否則它們會停下絕望的腳步,結束這沒有距離的盲目前行。年深月久,在離開磨盤軸心的一定距離上,出現了一個凹陷下去的溝,如果從高處俯視下來,那是一個無始無終的“O”,這使得進入這個溝槽勞作的動物或者人看起來總要矮上幾分。
玉米的粉屑就從兩扇石磨的縫隙間一點點被擠壓出來,落在下麵的一個木質的平麵上,隨後便有一個人拿著一個笤帚把這些碎屑掃入鐵皮撮子裏。另一個人則等在一旁,及時把那些玉米的碎屑放在一個選定了綱目的羅裏濾出玉米麵。
羅與篩,其實是一種東西,孔大的叫篩,孔小的叫羅。而羅則根據網孔大小編上號,100號就意味著單位麵積上有100個網孔,200號則表示單位麵積上有200個網孔,號越大,顆粒越小,麵粉越細。一般來說,由於玉米的硬度大,用石磨加工不容易磨得很細,所以通常加工出來的都是用粗羅篩出粗麵,也就是人們經常食用的那種。有特殊需要時,人們才肯費大力氣反複磨,磨出細麵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