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振這樣的人才,中國商飛是急需的。2010年,華振進了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領導根據他的專長,分配他到動力裝置部。後來的4年多時間裏,他南來北往,在ARJ21-700新支線飛機跟試跟飛中紮實工作,默默奉獻。後來,他又有想法了:一個飛機設計工程師,如果有飛行本領、飛行的經曆就能更好地搞好設計,而我有了飛行力學的專業知識,還沒有飛行經曆,這是不完整的。於是,他產生了學飛行拿執照的想法。由於他的視力不好,錯過了入選飛行員的機會,再考“商照”需要按部就班去學習培訓,更需要數倍的資金投入,他也沒這個條件了。唯有考“私照”,到國外飛行培訓機構培訓,成績合格後拿到私照才算有了飛行資質,但是,不可以進入航空公司飛航班掙錢。說白了“私照”隻是一種資質,證明你有合法駕駛飛機的資格,沒有商業飛行的意義。

那為什麼華振還要執意花高昂的學費去考“私照”呢?

華振出生在上海普通的工薪家庭,父親是醫生,母親是公務員,屬於天天按時上下班、拿固定工資的上班族,親屬中也沒有炒股票、炒樓盤地產的暴發戶。他是一個很明理懂事的孩子,向父母親說了要去美國學飛行的想法,他的父母很理解。

他父親說:“你長大了,沒讓我們操心,既然喜歡就去做吧,我們相信你。”說完,臉上現出了一絲為難的神色,聰明的華振明白了父親想說什麼,馬上說:“爸爸,學校我聯係好了,是加州一所私人老板辦的航校,比美國國家的航校學費便宜許多。學費我也攢夠了,畢業後工作5年了,我自己能解決,不用家裏出一分錢。”爸爸點了點頭,媽媽說話了:“你要和甜甜(穆甜甜,華振的愛人)好好商量一下,她是一個好孩子,聽聽她的想法。”

“媽,我們說過幾次了,她開始不同意,後來理解了。”華振說。

媽媽又說:“你們已經登記拿到結婚證了,那就先辦完婚禮再走吧。”

“媽,不急,我們說好了,她支持我安心學習,她在上海裝修我們的新房,我一回來就結婚。”華振答道。

2015年4月,華振隻身走進了美國加州通用航空飛行學院,學員來自世界各地,黃皮膚的亞洲人不多,年齡也參差不齊,有航空院校學曆背景的,也有非專業的學生,學習目的各不相同,但他自己心中有一個堅定的目標:考取私照,成為有資質的飛行者。

對華振來說,適應環境和生活是第一關。為了節省費用,他租了聯體公寓不到8平方米的一個小房間,沒有獨立廚房和衛生間,連電腦桌椅都放不下,他隻能趴在床上學習,時間長了,腰酸背痛,他就換個姿勢繼續趴著學習,夜深人靜時,他就到大廳裏讀書。去時是夏天,沒有空調,他買了一個小電扇;到了冬季,他又買了個電熱器取暖。吃的就更簡單了,他經常買速凍水餃,有時一杯咖啡兩片麵包,周末中午去附近中餐館吃份快餐,剩下的菜打包回家,晚餐就解決了。華振求知若渴,學習期間跑遍了加州17個航空航天博物館、科技館,眼界大開。妻子度蜜月來美國看望他時,華振一次也沒帶她逛商場,而是去了“奮進號”航天飛機加州科學中心、格裏菲斯天文台和“中途島”號航空母艦博物館。

孤獨和寂寞時時襲來,好在有網絡、電話,可以經常與父母和愛人甜甜通話,聽到親人的話語如同見到親人一樣,他心情就開朗了。但是有一件事讓他痛苦許久,他在南航有一位師兄叫石鋼,比華振高一屆,同是學院無動力滑翔隊的隊友,在校的時候,經常玩在一起,兩人無話不談,誌同道合,有時聊到興起時,回寢室已是皓月當空。石鋼畢業後到沈陽飛機設計研究院研發艦載機,不幸患了腦動脈瘤。兩人幾年來經常通電話。華振去美國後,石鋼問他,需要多少學費,華振說20多萬,石鋼說,20多萬隻夠他的手術費,也許能救他一條命,而華振卻可以實現一個夢想。大洋彼岸的華振聽了淚流滿麵。2015年6月13日,也就是華振赴美48天後,石鋼去世,噩耗傳來,華振悲慟欲絕,跑到曠野上失聲痛哭。當年華振曾獲無動力飛行全國大賽第一名和第三名,石鋼作為大師兄提供了大力幫助和指導。華振停飛一周,沉浸在悲痛之中難以自拔,密友離去,使華振學習飛行的動力更足了。

這個學院整個飛行私照的學習內容分兩部分:理論知識和飛行技能。課時安排十分緊湊,考試十分嚴格,周周考,月月考,學校考,FAA考,考試不及格必須補考,3次補考不及格,勸退離校。華振有係統完整的航空專業功底,校方知道他來自中國商飛C919大型客機主製造商,對他另眼相看。

但是華振毫不放鬆對自己的要求,每天晚上都要看書到深夜一兩點,第二天早上7點照常起床學習。理論課的內容除了飛機係統、空氣動力學、性能操穩、裝載配平之外,還有適航法規、氣象、導航、陸空對話、飛行計劃和保障體係等。最費功夫的是美國FAA的適航法規,英語不是母語,大量條款需要死記硬背。美國適航法規源於以案例為基礎的海洋法係,條款背後有深刻的血的教訓,要記憶很多場景,華振以驚人的毅力,下大功夫啃這些硬骨頭,終於以近滿分的成績在3個星期內通過了FAA理論考試,開始了飛行技能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