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一擔籮筐(上)(2 / 3)

……

離開山東老家,一家人一路上顛沛流離,卻總也找不到一個落腳的地方。

那天黃昏時候,他們漫無目的中看到了一片大海。

餘氏停下腳步,一屁股坐在一塊礁石上,說:“俺的天啊!怎麼全都是水啊?他爸,俺可走不動了!你要走就走吧,別管俺了!”

沈春祿努力睜大眼睛,試圖透過暮色看清楚前麵的一切,一邊皺起眉頭,暴躁地說:“俺倒是想走啊,可是沒路了。莫非俺們真的該死了?”一邊說,一邊對著空曠的大海大聲呼喊著:“有人嗎?有人嗎——”

喊聲未落,一葉小舟咿咿呀呀搖了過來,船夫是個跟沈春祿年齡相仿的壯年漢子,一邊搖櫓一邊問:“怎麼?二位是要坐船嗎?”

沈春祿四顧茫然大海,點頭說:“是啊,船大哥,這兒沒路了。知道前麵是什麼地方嗎?”

“前麵就是流花島了,你們這是走親戚啊?”

沈春祿苦著臉說:“走什麼親戚啊!俺們是從山東家逃荒出來的。船大哥,這流花島有人家嗎?”

“有啊!”船家道。“我跟你說,兄弟你這次可來對了。這流花島呢,可是個富足之地,有山有水,出海可以打漁,上山就能種地,咱這島上已經有好幾戶從山東家來的盲流呢!”

“是嗎?對岸有俺的老鄉?”沈春祿跟餘氏交換了一個欣喜的眼神,忙忙地說:“船大哥,那求求你趕緊把俺們送過去吧。不過,俺沒錢,以後,俺可以幫你幹活,抵船錢,這行吧?”

“行了,行了,上船吧!先去島上看看能不能找個落腳的地方,先把家安下來再說吧!”

“那就謝謝船大哥了!”一家人上了渡船,隨著槳擼咿呀而去。

在船上的交談中,沈春祿知道,船家大哥名叫馮有順,比他年長三歲,孤家寡人一個。他還告訴沈春祿,島上有戶姓林的人家,當家人名叫林洪奎,也是從山東家過來的,待人最是熱心熱腸,兩口子一連生了三個兒子,大夥兒都說是這夫妻倆平時樂善好施,積下了陰德,才會如此人丁興旺的……

說話間,小船靠岸。

一家人上岸。

馮有順跟他們告辭說:“兄弟,這島上就十幾戶人家,山前四五家,山後四五家,林家住在山後,過去一打聽就找到了。我就不去送你們了,這一天我還沒掙到錢呢,得去渡口再等等!”

沈春祿抱拳作揖,千恩萬謝,跟馮有順告辭。

回過頭來,沈春祿挑起那擔籮筐,跟妻子餘氏走上一條羊腸小路。

小路的兩旁是茂密的灌木林,把四周都遮擋的嚴嚴實實的,抬頭隻能看見青藍的天空裏有幾顆星星發出的微茫。

暗幽幽的、厚重的暮色裏,回響著他們疲累的腳步聲。

籮筐裏那個年幼的孩子似乎睡著了,沒有一點聲息。而那個大一點,在咿咿地哭。那哭聲像小貓的叫聲,有氣無力的。

沈春祿卻不耐煩地大聲嗬斥:“哭什麼啊?嚎喪呢!”

餘氏心裏疼痛,嘴上隻能無奈地說:“你凶什麼呀,兒子們餓了!他們多久都沒吃東西了……”

“要你廢話!”沈春祿粗魯地打斷妻子的話。“我還不知道啊?這不是沒有嗎?”

餘氏不再說話,唯有兩行清淚,緩緩地悄然流下。

順著羊腸小路,爬過一個小土坡,忽然看見一星燈火,沈春祿有些驚喜,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說給妻子聽,道:“哎呀,總算看到燈火了。不管是不是林家,今晚都是這兒了,就是趕也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