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3 1996年的黑天鵝(1 / 3)

這事是廠裏日益乏味生活中的味精。時代確實不一樣了,那是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了,與領導鬧點緋聞,好像已越來越成為個人生活方式的事了,所以即使有飛短流長,當官的還在當官,走捷徑的還在走捷徑,你盡管去偷偷笑話,但又怎麼樣呢?

有一天深夜,有個女人來拍打我宿舍的門,她說,開門,開門,開門……聲音帶著哭腔。

我開門一看,是廠長老鄭的老婆張麗。張麗對我說,老鄭到現在還不回家,你是我親戚,還是廠辦的人,所以我隻能尋求廠辦幫助了。

我知道她氣得迷糊了,我語無倫次地說,老鄭不見了?不會吧,這麼大的人。

她詭異而艱難地一笑,說,那隻“妖精”也不在宿舍裏,我去找過了,你說他們去了哪兒?

我從沒遇上過這樣的事,一個女人向我要她的老公,而她的老公是我的領導。我雖感荒誕,但她抓狂的臉孔讓我無法找借口逃脫。

後來我隻好陪著張麗走在夏夜的大街上,漫無目的地尋找老鄭和丁靜兒。

他們都是我的領導,我不敢想象萬一真找著了,又該如何收場。

夜深人靜,街道空曠,張麗在這片讓人惶恐的寂靜中嘮叨。她認為我既然兼任廠團委副書記,那就應該好好做做丁靜兒那個小妖精的思想工作。第三者插足,可恥哪!

說真的這麼走著,我恍若在夢裏。我想,那個小妖精已是我的領導了,她還要我這群眾做思想工作?那還當什麼狗屁領導。

“老鄭、老鄭、老鄭……”怨婦張麗向著路燈照耀的街道呼喊,聲音在風中飄忽。後來她的眼裏沒了怨恨,隻有尷尬,她好像打著戰對我說,我們別找這死鬼了,他沒良心。

她突然想起了什麼,就低頭從隨身包裏掏出一團舊報紙,說:“你看看,你看看,你看看!這不是我的東西!”

報紙裏麵包著一雙女式拖鞋。

她用一根手指拎著它,說,這不是我的東西,卻扔在我家的床底下!這死鬼趁我去北京開會,甚至把她帶到了家裏!

她拎著這雙拖鞋好像拎著自己全部的失敗。她顯然意識到了自己的荒誕,就把鞋丟在了路中央,她踩了一腳,說,破鞋子。

第二天上午,張麗穿著一身銀灰色的西裝裙,走進我們辦公室,說找丁靜兒。丁靜兒看著她,愣了一下。張麗尖叫了一聲“狐狸精”,就給了她一個耳光。

丁靜兒當場可沒哭,她臉上有一道深刻的譏笑,她說,老B樣,我隻要給你老公一個眼色,你連老婆都沒得當。

接著,目瞪口呆的我們就看著她倆的對罵和對打。我和林姨趕緊拉,拉啊拉,終於把她們拉開。許多人聞訊而來,在門口看熱鬧。

1996年的怨婦們,采取的依然是那些年的通用策略——到老公單位去,把事情鬧大,製造輿論。

但1996年對怨婦來說,這“輿論”的功用好像開始了衰微,即除了把自己和老公惹成笑料,於事無補。難道,輿論也過時了?

這事是廠裏日益乏味生活中的味精。時代確實不一樣了,那是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了,與領導鬧點緋聞,好像已越來越成為個人生活方式的事了,所以即使有飛短流長,當官的還在當官,走捷徑的還在走捷徑,你盡管去偷偷笑話,但又怎麼樣呢?

有一天深夜,有個女人來拍打我宿舍的門,她說,開門,開門,開門……聲音帶著哭腔。

我開門一看,是廠長老鄭的老婆張麗。張麗對我說,老鄭到現在還不回家,你是我親戚,還是廠辦的人,所以我隻能尋求廠辦幫助了。

我知道她氣得迷糊了,我語無倫次地說,老鄭不見了?不會吧,這麼大的人。

她詭異而艱難地一笑,說,那隻“妖精”也不在宿舍裏,我去找過了,你說他們去了哪兒?

我從沒遇上過這樣的事,一個女人向我要她的老公,而她的老公是我的領導。我雖感荒誕,但她抓狂的臉孔讓我無法找借口逃脫。

後來我隻好陪著張麗走在夏夜的大街上,漫無目的地尋找老鄭和丁靜兒。

他們都是我的領導,我不敢想象萬一真找著了,又該如何收場。

夜深人靜,街道空曠,張麗在這片讓人惶恐的寂靜中嘮叨。她認為我既然兼任廠團委副書記,那就應該好好做做丁靜兒那個小妖精的思想工作。第三者插足,可恥哪!

說真的這麼走著,我恍若在夢裏。我想,那個小妖精已是我的領導了,她還要我這群眾做思想工作?那還當什麼狗屁領導。

“老鄭、老鄭、老鄭……”怨婦張麗向著路燈照耀的街道呼喊,聲音在風中飄忽。後來她的眼裏沒了怨恨,隻有尷尬,她好像打著戰對我說,我們別找這死鬼了,他沒良心。

她突然想起了什麼,就低頭從隨身包裏掏出一團舊報紙,說:“你看看,你看看,你看看!這不是我的東西!”

報紙裏麵包著一雙女式拖鞋。

她用一根手指拎著它,說,這不是我的東西,卻扔在我家的床底下!這死鬼趁我去北京開會,甚至把她帶到了家裏!

她拎著這雙拖鞋好像拎著自己全部的失敗。她顯然意識到了自己的荒誕,就把鞋丟在了路中央,她踩了一腳,說,破鞋子。

第二天上午,張麗穿著一身銀灰色的西裝裙,走進我們辦公室,說找丁靜兒。丁靜兒看著她,愣了一下。張麗尖叫了一聲“狐狸精”,就給了她一個耳光。

丁靜兒當場可沒哭,她臉上有一道深刻的譏笑,她說,老B樣,我隻要給你老公一個眼色,你連老婆都沒得當。

接著,目瞪口呆的我們就看著她倆的對罵和對打。我和林姨趕緊拉,拉啊拉,終於把她們拉開。許多人聞訊而來,在門口看熱鬧。

1996年的怨婦們,采取的依然是那些年的通用策略——到老公單位去,把事情鬧大,製造輿論。

但1996年對怨婦來說,這“輿論”的功用好像開始了衰微,即除了把自己和老公惹成笑料,於事無補。難道,輿論也過時了?

張麗跑出廠,說要到分管我們廠的工業局去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