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我在車站上站著,肚子裏裝了很多煤塊,一股力量直散布到八個大輪子,準備開始跑。忽然一大群學生擁到車站上來了,人數大約有兩三千。他們有男的,有女的,都穿著製服。年紀也不一律,大的好像是已經三十左右,小的隻有十三四歲。他們的神氣有點兒像——像什麼呢?我想起來了,像那年“一。二八”戰爭時候那些士兵的派頭:又勇敢,又沉著,就是一座山在前麵崩了,也不會眨一眨眼睛。聽他們說話,知道是為國家的急難,要我帶他們去向一些人陳述意見。

這是理當效勞的呀,我想,為國家的急難,陳述各自的意見,這比上學、銷售農產品更加正當,更加緊要,我怎麼能不給他們幫點兒忙呢?“來吧,我帶你們去,我要比平常跑得更快,讓你們早一點兒到達目的地!”我這樣想,不由得嗚——嗚——地喊了幾聲。

這群學生大概領會了我的意思,高高興興地跳上掛在我背後的那些客車。客車立刻塞滿了,後上去的就隻得擠在門口,一隻腳踩著踏板,一隻手拉住欄杆,像什麼東西一樣掛在那裏。他們說:“我們並不是去旅行,辛苦一點兒沒關係,隻要把我們送到就成了。”

但是大隊的警察隨著趕到了。他們分散在各輛客車旁邊,招呼普通的乘客趕快下車,說這趟車不開了。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我正準備著一股新鮮的力量,想給這列車的乘客服務,怎麼說這趟車不開了呢!我看那些乘客提著箱子,挾著包裹,非常懊喪的樣子,從客車上走下來,我心裏真個像欠了他們的債那樣抱歉,“我每天都情情願願給你們服務的,可是今天對不起你們了!”

普通乘客走完以後,警察又叫那批學生下車,還是說這趟車不開了。我想,學生因為有非常正當非常緊要的事兒,才來坐這趟車的,他們未必肯像普通乘客那樣,就帶著懊喪的心情回去吧?

果然,學生喊起來了:“我們不下車!不到目的地,我們決不下車!”聲音像潮水一般湧起來。

嗚——我接應他們一聲,意思是“我有充足的力量,我願意把你們送到目的地”。

事兒弄僵了。警察雖說是大隊,可是沒法把兩三千學生拉下車來,隻好包圍著車站,仿佛就要有戰事發生似的。這是車站上不常有的景象:一批乘客趕回去了,另一批乘客在車上等,可是車不開。警察如臨大敵,個個露著鐵青的臉色,像木樁一樣栽在那裏。我來了這幾年,還是頭一回看見這景象呢。鐵柵欄外邊擠滿了人,叫印度巡捕趕散了,可是不大一會兒,人又擠滿了,都目不轉睛地往裏看。

後來陸陸續續來了好些人,洋服的,藍袍青褂的,花白胡子的老頭子,戴著金絲眼鏡臉上好像擦了半瓶雪花膏的青年。他們都露出一副尷尬的臉色,跑到客車裏去跟學生談話。我不知道他們談的是什麼,揣想起來,大概跟警察的話一樣,無非“車是不開了,你們回去吧”這一套。不然,他們為什麼露出一副尷尬的臉色呢?

昨天早上,我在車站上站著,肚子裏裝了很多煤塊,一股力量直散布到八個大輪子,準備開始跑。忽然一大群學生擁到車站上來了,人數大約有兩三千。他們有男的,有女的,都穿著製服。年紀也不一律,大的好像是已經三十左右,小的隻有十三四歲。他們的神氣有點兒像——像什麼呢?我想起來了,像那年“一。二八”戰爭時候那些士兵的派頭:又勇敢,又沉著,就是一座山在前麵崩了,也不會眨一眨眼睛。聽他們說話,知道是為國家的急難,要我帶他們去向一些人陳述意見。

這是理當效勞的呀,我想,為國家的急難,陳述各自的意見,這比上學、銷售農產品更加正當,更加緊要,我怎麼能不給他們幫點兒忙呢?“來吧,我帶你們去,我要比平常跑得更快,讓你們早一點兒到達目的地!”我這樣想,不由得嗚——嗚——地喊了幾聲。

這群學生大概領會了我的意思,高高興興地跳上掛在我背後的那些客車。客車立刻塞滿了,後上去的就隻得擠在門口,一隻腳踩著踏板,一隻手拉住欄杆,像什麼東西一樣掛在那裏。他們說:“我們並不是去旅行,辛苦一點兒沒關係,隻要把我們送到就成了。”

但是大隊的警察隨著趕到了。他們分散在各輛客車旁邊,招呼普通的乘客趕快下車,說這趟車不開了。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我正準備著一股新鮮的力量,想給這列車的乘客服務,怎麼說這趟車不開了呢!我看那些乘客提著箱子,挾著包裹,非常懊喪的樣子,從客車上走下來,我心裏真個像欠了他們的債那樣抱歉,“我每天都情情願願給你們服務的,可是今天對不起你們了!”

普通乘客走完以後,警察又叫那批學生下車,還是說這趟車不開了。我想,學生因為有非常正當非常緊要的事兒,才來坐這趟車的,他們未必肯像普通乘客那樣,就帶著懊喪的心情回去吧?

果然,學生喊起來了:“我們不下車!不到目的地,我們決不下車!”聲音像潮水一般湧起來。

嗚——我接應他們一聲,意思是“我有充足的力量,我願意把你們送到目的地”。

事兒弄僵了。警察雖說是大隊,可是沒法把兩三千學生拉下車來,隻好包圍著車站,仿佛就要有戰事發生似的。這是車站上不常有的景象:一批乘客趕回去了,另一批乘客在車上等,可是車不開。警察如臨大敵,個個露著鐵青的臉色,像木樁一樣栽在那裏。我來了這幾年,還是頭一回看見這景象呢。鐵柵欄外邊擠滿了人,叫印度巡捕趕散了,可是不大一會兒,人又擠滿了,都目不轉睛地往裏看。

後來陸陸續續來了好些人,洋服的,藍袍青褂的,花白胡子的老頭子,戴著金絲眼鏡臉上好像擦了半瓶雪花膏的青年。他們都露出一副尷尬的臉色,跑到客車裏去跟學生談話。我不知道他們談的是什麼,揣想起來,大概跟警察的話一樣,無非“車是不開了,你們回去吧”這一套。不然,他們為什麼露出一副尷尬的臉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