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當我看完母校網站上這則新聞後,我卻難掩深深的失望,因為組織這次活動的相關部門並未將華師曆史上的曾經有過的華中大學,中華大學以及中原大學的校歌列出,讓師生們選擇,而隻是列出了一首由“校歌創作組”推出的新歌詞,準備讓人提提意見後就拿出來譜曲並予以推行。且不說這首“集體創作”的歌詞的直白與膚淺,當我順口念出其中的“青春似火別樣紅,今日你立言,明朝我立功”時,就連我的上小學五年級的女兒都笑出了聲,直言其像一則順口溜。我覺得女兒的評價可能有些不準確。但的確,從這首歌詞中,我既看不出華師這所百年老校的文化的傳統和積澱,也不看不出現有的師生們的浩然之氣和飛揚的文采。同時,作為一個作家,我覺得,像校歌這樣的東西,盡管是給大學用的,可一樣是一種文學或藝術的類型,而不管是什麼樣的文學和藝術,真正好的東西好像由“集體創作”的並不多。而我認為,看看這首歌的歌詞就可以從一個側麵了解到由“集體創作”的藝術作品有多麼糟糕。在文學史和藝術史上,這樣的例子更是不勝枚舉,說老實話,真不需要華師再添上一個例子。
我這麼說,並不是有意要冒犯母校的師友,而是因為“崔顥有詩在上頭”,隻要花幾分鍾看看曆史上華中大學的校歌的歌詞,就知道對於今日的華師來說,什麼才是更好的或者更合適的校歌。當然,我這麼講,並不是說一切老的都是好的,可有些東西,特別是像大學的校歌這種東西,還是“舊”的比較好。須知,我們的國歌迄今仍是《義勇軍進行曲》。作為一個校友,如果讓我來選擇,我當然會選華中大學的那首校歌,雖然我從未聽過它被人演奏過,可是它的歌詞我卻喜歡:
母校華中,鞠育劬勞無窮。長路漫漫,我惟校訓是從。犧牲服務,報國盡我精忠。表彰博愛,促進世界大同。
這隻是其中的第一節,可它既有傳統,也有精神,更有氣魄。我覺得,華師沒有理由放棄本來就屬於自己的這首校歌,而再去“集體創作”一首什麼“武昌城內,桂子山中,桃紅李白映蒼穹”這樣的讓人多少有點讓人貽笑大方的校歌。
2010-12-28下午於同濟中法中心。
可當我看完母校網站上這則新聞後,我卻難掩深深的失望,因為組織這次活動的相關部門並未將華師曆史上的曾經有過的華中大學,中華大學以及中原大學的校歌列出,讓師生們選擇,而隻是列出了一首由“校歌創作組”推出的新歌詞,準備讓人提提意見後就拿出來譜曲並予以推行。且不說這首“集體創作”的歌詞的直白與膚淺,當我順口念出其中的“青春似火別樣紅,今日你立言,明朝我立功”時,就連我的上小學五年級的女兒都笑出了聲,直言其像一則順口溜。我覺得女兒的評價可能有些不準確。但的確,從這首歌詞中,我既看不出華師這所百年老校的文化的傳統和積澱,也不看不出現有的師生們的浩然之氣和飛揚的文采。同時,作為一個作家,我覺得,像校歌這樣的東西,盡管是給大學用的,可一樣是一種文學或藝術的類型,而不管是什麼樣的文學和藝術,真正好的東西好像由“集體創作”的並不多。而我認為,看看這首歌的歌詞就可以從一個側麵了解到由“集體創作”的藝術作品有多麼糟糕。在文學史和藝術史上,這樣的例子更是不勝枚舉,說老實話,真不需要華師再添上一個例子。
我這麼說,並不是有意要冒犯母校的師友,而是因為“崔顥有詩在上頭”,隻要花幾分鍾看看曆史上華中大學的校歌的歌詞,就知道對於今日的華師來說,什麼才是更好的或者更合適的校歌。當然,我這麼講,並不是說一切老的都是好的,可有些東西,特別是像大學的校歌這種東西,還是“舊”的比較好。須知,我們的國歌迄今仍是《義勇軍進行曲》。作為一個校友,如果讓我來選擇,我當然會選華中大學的那首校歌,雖然我從未聽過它被人演奏過,可是它的歌詞我卻喜歡:
母校華中,鞠育劬勞無窮。長路漫漫,我惟校訓是從。犧牲服務,報國盡我精忠。表彰博愛,促進世界大同。
這隻是其中的第一節,可它既有傳統,也有精神,更有氣魄。我覺得,華師沒有理由放棄本來就屬於自己的這首校歌,而再去“集體創作”一首什麼“武昌城內,桂子山中,桃紅李白映蒼穹”這樣的讓人多少有點讓人貽笑大方的校歌。
2010-12-28下午於同濟中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