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保護大人!”
這時將領、護衛們才猛然醒悟過來,大聲喊叫著,有的衝上去救總督,有的去抓剌客。頓時,校場上亂成了一團。
張文祥做夢也沒有想到竟會這麼容易就上手了,他也被眼前的景象搞懵了,心想,怎麼會這麼容易呢?在他心裏想著與登天一樣艱難的事,幾乎沒費一點勁就成功了,這樣來得太容易,反而叫他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他苦苦等待了三個多月的刺馬大計終於完成了,他這個刺客卻不知怎麼辦了。
刺殺兩江總督馬新貽這樣大的人物,張文祥就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脫身的事,當然,他擔負這個刺殺大任,就沒有想過自己的生死,他隻知道,一定要成功,不能失敗。所以他在刺殺成功之後,腦子裏就沒有想到逃跑,隻是被自己這麼輕易就辦成的大事給搞得不知所雲了。當聽到到處都在喊著要抓住他時,他才如夢方醒,回到了自己的刺客身份上,他在箭道上站定,望著拔刀揮劍要撲向他的官兵,對著蒼天狂笑道:“抓什麼抓?我大事已成,就根本沒想著要跑,你們不要這麼緊張!”
張文祥的這話一出口,倒叫這幫官兵吃驚了,圍著刺客,不知該怎麼辦了。
張文祥看著這個場景,又哈哈大笑起來。他的笑聲終於惹怒了眾將領,一個將領大聲對愣怔著的官兵怒斥道:“一群飯桶,快給我上去拿下刺客!”
衛兵們這才一擁而上,將沒有做一點反抗的張文祥兩隻手臂擰到背後,把他摁到地上。
整個過程,就是胳膊被擰得疼痛,張文祥都沒有吭一聲。
這時,值日官才想起什麼似的,大聲喊道:“剛才的那個兵丁林有才是刺客同夥,快抓住他!”
官兵們才反應過來,四處來找林有才時,林有才早趁亂鑽進了人群中,不見蹤影了。將領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都在發布著各自的命令,要堵住所有出口,一定要抓住刺客的同夥。
於是,校場上更加亂了,官兵們瘋狂地四處尋找刺客同夥,百姓們往前擠著,光天化日之下,遇到刺殺總督這麼大的事,想看個究竟,都往前擠。一時間,官兵們別說找尋人了,擠都擠不出去,到處都是黑鴉鴉的人。
衛兵們把身受重傷的馬新貽從地上抬起來,想趕緊送回總督衙門救治,但擠不出去,沒辦法,一群官兵隻好揮動著刀槍,百姓們怕傷了自己,才讓出一條路來,把總督放了過去。
救治馬新貽的醫生用盡了手段,馬新貽到了後半響因傷勢過重,沒有留下一句遺言,痛苦地咽了氣。一代年富力強的兩江總督馬新貽就這樣被刺死了,令天下人震驚的刺馬大案轟動了整個朝野,一時間,刺客張文祥也成了全國人都知道的名人。
時任江寧的藩司梅啟照帶著江寧知府、知縣在總督大人升天後,連夜升堂會審刺客張文祥。在威武大堂上,張文祥麵不改色心不跳,一副視死如歸的樣子,令幾位會審的大人非常氣憤。
心裏最急的是藩司梅啟照,在他管轄的地盤上發生了驚動全國的大案,他如果審理不出個子卯寅醜來,沒辦法向朝廷交待,於是,梅藩司拍著驚堂木,大聲喝道:“大膽刺客,速報上名來。”
張文祥不文不火地說:“我不是早就說了,我叫張文祥嘛。”
梅藩司氣不打一處來:“你還嘴硬?快從實招來,你為什麼要刺殺馬製台(總督)?”
“我想刺殺就刺殺了,這不存在為什麼!”
“是誰指使你的?”
張文祥冷笑了兩聲:“我想幹的事,還要誰指使?”
梅藩司和知府知縣們氣得牙咬的咯嘣咯嘣響,梅藩司更是暴跳如雷,吼道:“看來你這個刁民是吃了豹子膽了,不給你點顏色你是不知道天理的。”
張文祥望著怒發衝冠的梅藩司,冷笑了一聲:“打死我算了,我要說的就這麼幾句,要問別的我不知道!”
“大膽刺客,死到臨頭了,還口出狂言,我就不信,你還能不怕死!”
“怕死就不當刺客了!”張文祥比梅啟照還硬。氣得梅啟照隻好用刑。
一陣猛打,張文祥被打得皮開肉綻,但他始終咬著牙忍受著,沒有說一句求饒的話,也沒有說出為什麼要刺殺總督和受誰指使的話。
得不到刺殺馬總督的真正動機,看來這不是一般的刺客,再打下去就是把刺客的命要了,也未必能從張文祥嘴裏得到半點真相,梅藩司沒招了,隻好叫衙役停手,不敢再打了,要是真把刺客打死了,卻沒有得到一點與本案有關的線索,他怎麼向朝廷交待呢?到時不光是摘掉頭上烏紗帽的事情了,出了這麼大的事,沒有查出案情真相,先把罪犯打死了,要是來個殺人滅口的罪狀,他一個小小的藩司恐怕連命都難保呢。
梅藩司征求了知府知縣們的意見,先將張文祥押入大牢嚴加看守,一麵向朝廷起草奏折,如實彙報兩江總督馬新貽遇刺的詳細經過,以及刺客的強硬態度。
直隸總督曾國藩突然接到朝廷快馬送來的聖旨,要他立即卸任直隸總督,速到江寧重任兩江總督,主要負責查辦刺馬大案時,他茫然了。
曾國藩時任大學士、軍機處大臣,兼職直隸總督,是當時朝廷中職位最高的漢族大臣,因為曾在兩江任總督,率兵端掉了太平天國,功勞蓋世,成為朝廷中舉足輕重的人物,本該在朝廷可以做著他位及人臣的宰相,安度晚年了。但在同治九年,天津的中國群眾懷疑望海樓教堂殺害中國兒童,圍攻打死望了海樓教堂的洋人,並把教堂一把火燒了,發生震驚中外的“天津教案”,引起了各國領事館的強烈抗議,提出了許多無理的賠償條件,朝廷與各國僵持不下,委派曾國藩處理此事。天津也在曾國藩的管轄範圍之內,可朝廷深怕洋人用堅船利炮威逼,要曾國藩以和談為主,盡量不和洋人鬧翻,曾國藩委曲求全違背意願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雖然做到了息事寧人,消除了洋人的怒火,卻惹怒了全中國人,一時斥責之聲四起,矛頭直接指向曾國藩,在天津教案上曾國藩一下子壞了一世英名,背上了賣國求榮的罪名,正當他深陷入人生的低穀,情緒非常低落時,卻接到朝廷改任他為兩江總督的任命,他感到特別突然,心中十分不安,心想江寧發生了刺殺兩江總督這麼大的事,應該由刑部派大員去查辦,為什麼非要他去任江督,處理刺馬大案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