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能取信於當世,方能取信於後代。這三篇文章,所以能流傳百代,就是因為感情的真摯和文字的樸素無華。
所謂感情真實,就是如實地寫出作者當時的身份、處境、思想、心情,以及與外界事物的關係。寫出這些,這本來是很自然的事情,但一觸及文字,很多人就做不到。這就無怪自古以來,名篇範作如鳳毛麟角了。
文字是很敏感的東西,其涉及個人利害,他人利害,遠遠超過語言。作者執筆,不隻考慮當前,而且考慮今後,不隻考慮自己,而且考慮周圍,困惑重重,叫他寫出真實情感是很難的。
隻有忘掉這些顧慮的人,才能寫出真誠的散文。
司馬遷的《報任安書》,因為是私人信件,並非公開流布的文字,所以他才說了那麼多真心話,才成為千古絕唱。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也說了些真心話,透露了出去,就招來了大禍害。有鑒於此,致使文人執筆,左顧右盼,自然也有其不得已的地方。現在,有論者居然責怪:在“四人幫”肆虐期間,作家們為什麼沒有站起來,大聲疾呼?這種要求,未免不近人情。在當時,一個作家,能夠沉默,不去幫凶,就算可以了。論者當時如何表現,不得而知,至少他是沒有去反抗的。不然,他早就成為張誌新了。
但就散文的規律而言,真誠與樸實,正如水土之於花木,是個根本,不能改變。如果不隻從數量上看,主要從質量上看,當前散文創作的不足之處,恐怕還是在作者的創作用心上,有或多或少的華而不實之處吧!
這不能完全歸咎於作者。在一個不算短的時期中,在各個現實領域,虛假浮誇,不大遇到批評和製裁,而真實地反映情況,即說真話,卻常常遭到難以想象的打擊。這不能不反映到文學創作上。現在雖力加糾正,在意識形態領域中,清除這種遺留的影響,有時比在現實生活中清除,還要慢一些,複雜一些。而散文創作,以其更直接的現實性,在這方麵的表現,就更比其他藝術領域顯著。
有些散文,其不足之處,可以歸納為:
一、對所記事物,缺乏真實深刻感受,有時反故弄玄虛。
二、情感迎合風尚,誇張虛偽。
三、所用詞藻,外表華麗,實多相互抄襲,已成陳詞濫調。
四、因以上種種,造成當前散文篇幅都很長,欲求古代之一千字上下的散文,幾不可得。
問:請您結合自己和當前的散文創作現狀,談談有關散文藝術問題。比如散文的敘事與抒情,題材、構思、意境、語言等等。
答:散文是我們祖國主要的文學遺產,古代作家的主要著作,也是散文。這就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學習範本。我們在學校語文課堂上,也以學習散文為主。初學作文,題目如《我的家庭》、《春日郊遊》等,也是寫的散文。另外,散文的大部分,都是應用文,一生之中,練習的機會是很多的。我們本來應該把散文一體,運用得很好,這一文體本來應該很繁榮。但從曆史考察,並不是每一個時代,散文都是很好很繁榮的。
文章能取信於當世,方能取信於後代。這三篇文章,所以能流傳百代,就是因為感情的真摯和文字的樸素無華。
所謂感情真實,就是如實地寫出作者當時的身份、處境、思想、心情,以及與外界事物的關係。寫出這些,這本來是很自然的事情,但一觸及文字,很多人就做不到。這就無怪自古以來,名篇範作如鳳毛麟角了。
文字是很敏感的東西,其涉及個人利害,他人利害,遠遠超過語言。作者執筆,不隻考慮當前,而且考慮今後,不隻考慮自己,而且考慮周圍,困惑重重,叫他寫出真實情感是很難的。
隻有忘掉這些顧慮的人,才能寫出真誠的散文。
司馬遷的《報任安書》,因為是私人信件,並非公開流布的文字,所以他才說了那麼多真心話,才成為千古絕唱。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也說了些真心話,透露了出去,就招來了大禍害。有鑒於此,致使文人執筆,左顧右盼,自然也有其不得已的地方。現在,有論者居然責怪:在“四人幫”肆虐期間,作家們為什麼沒有站起來,大聲疾呼?這種要求,未免不近人情。在當時,一個作家,能夠沉默,不去幫凶,就算可以了。論者當時如何表現,不得而知,至少他是沒有去反抗的。不然,他早就成為張誌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