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有各種各樣的聲音,有的聲音高,有的聲音低,我們就說它們的音調不一樣。音調高的聲音,振動的頻率就高,例如吹哨子的聲音,音高就高,聽上去比較尖。
音調低的聲音,振動的頻率就低,例如打鼓的聲音,音調就低,聽起來比較低沉。
火車汽笛聲的音調應該是固定的。但是,細心的人會發現,火車駛來時,汽笛聲要尖一些,也就是說音調要高些。開過以後,汽笛聲就變得低沉些,也就是說音調要低些。
這是什麼緣故呢?問題的關鍵在於聲源和觀察者之間有相對運動。本來汽笛聲有一定的頻率,聲波中的“疏”和“密”是按一定距離排列的。
可是當火車向你開來時,它把空氣中聲波的“疏”和“密”壓得更緊了,“疏”和“密”的間隔更近了。
因此,相對於觀察者來說,就是聲音的振動頻率加快了,音調也就高了,聽到的聲音就尖一些。
當火車離開你時,它把空氣中聲波的“疏”和“密”拉開了,“疏”和“密”的間隔遠了,因此,相對於觀察者來說,就是聲音的振動頻率減慢了,音調也就低了,聽到的聲音就變低沉了。
火車的速度越大,音調的變化也越大。天天和火車打交道的鐵路工人,有著這方麵的豐富經驗,他們能從汽笛音調的變化,估計出火車的快慢和行駛的方向。
在科學上,當波源與觀察者有相對運動時,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和波源發出的頻率不同的現象,叫做多普勒效應。汽笛音調的變化是多普勒效應的一個實例。
在天文學上,根據多普勒效應,可以準確地計算出天體相對於地球運動的速度。人造衛星的運動速度也是利用多普勒效應測定的。人體血管中的血流速度也可利用多普勒效應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