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庫頁島體驗生活(2 / 3)

然後,他把剛剛買來的行裝放進一個沉重的皮箱裏,皮箱是米舍爾送給他的禮物。行裝包括一件單皮襖,一件軍官用的防雨皮大衣,一雙翻毛長靴,一支手槍和一把長刀。這是探險者的裝束,而契訶夫戲謔說:“刀是用來切香腸和對付老虎的。”

蘇沃林給他預支了1500盧布,說是他將來《旅途印象》的稿費。

4月21日正式出發。頭天晚上,全家人和幾個朋友送契訶夫到莫斯科火車站。在候車室裏,大家都難以掩飾離別的悲傷和憂愁。庫夫申尼科夫醫生送給他一大瓶白蘭地,並囑咐他,不到太平洋絕不能喝一滴。母親和妹妹抹著眼淚。莉卡勉強含淚微笑著。

契訶夫遞給她一張照片,背麵寫著:“贈給使我逃往庫頁島的善良的人。”

契訶夫從莫斯科乘火車到雅洛斯拉夫斯克,他的幾個兄弟,還有列維坦、莉卡、孔達索娃和其他朋友一直送到這裏。然後,契訶夫坐輪船到喀山,再從喀山沿卡瑪河到彼爾姆,然後乘一段火車到秋明,又坐船到貝加爾湖,接著交替乘馬車或船,沿黑龍江航行,到尼古拉耶夫斯克,最後到達遙遠的庫頁島。

雖然已經到了春天,可俄羅斯的春天還是十分寒冷,而且一路上氣候惡劣,狂風暴雨,行李都被打濕了,道路泥濘難走。契訶夫臨行前買的皮靴太小了,他這時隻好穿氈靴。氈靴被水泡過之後,結了冰,就像拖著兩個大冰坨一般。

乘船從卡瑪河到彼爾姆,陣陣寒風吹進船艙,直凍得契訶夫渾身發抖。但他隻能忍著,他知道,漫長的旅途才剛剛開始。去托木斯克的途中,契訶夫蜷縮在四輪帶篷馬車裏,那篷子被刀子一樣的寒風刺透,他的臉和脖子都被刺得生疼,就連身上的皮襖也抵擋不住。

這樣的折磨大約要持續10多天,但3天後,他的背就疼得不能忍受,下車後腰直不起來,也不能再躺下。

旅途中不但要冒著生命危險乘船渡過洶湧的西伯利亞大河,經受寒風大雨的折磨,還要防備毒蛇猛獸和強盜的襲擊。契訶夫寫信給妹妹說:

就這樣,車輪向前滾著,滾著。路碑、水塘、白樺樹林,不斷在車外閃過。我們遇見了背著鍋的流浪漢。他們毫無阻攔地在西伯利亞的大道上遊蕩,一會兒殺死一個可憐的老太婆,扒下她的裙子當襪子,一會兒拔下路碑的鐵牌,這可以派用場,一會兒又敲破路上碰見的乞丐的腦袋。

馬車向前走著,忽然迎麵一個大湖,湖上斑斑點點地可以看見一些陸地和簇立的樹叢,原來這是一片被大水淹沒了的草原。

契訶夫下了馬車,穿著氈靴在水裏走著,一跳一蹦地牽著馬,老天繼續風雨交加,他卻興奮地喊著:“救救我們吧,聖母瑪麗亞!”

天總算暖和起來了,開化的冰雪把路麵弄得泥濘不堪,他們“不像是乘車行走,倒像是駕船蕩漾”。車子左右搖晃,弄得人們頭昏腦脹的。

時間長了,契訶夫反而適應了這樣的嚴厲刑罰,他的頭痛、痔瘡甚至輕微的咯血竟然都消失了。一天早晨,在一條小道上,一輛龐大的郵件馬車同他的馬車相撞,他被摔出車外,所有的行李都壓在他身上。他爬起身來,竟然發現沒有一點不舒服。

在停下歇息的地方,居住著各民族的居民:俄羅斯移民、烏克蘭人、韃靼人、波蘭人以及服刑期滿後成為農民的猶太人。契訶夫驚訝地看到,雖然他們民族不同,但卻和睦相處,愉快地生活著。

他在《旅途遊記》中對他們的彬彬有禮描述道:

他們的某些舉止甚至比烏拉爾山那邊的人更有教養。

夜間,當你走進人們熟睡的房間,你既聞不到野獸那樣的氣味,也聞不到俄羅斯的氣味。

一個老太婆在遞給我湯勺時,在她的臀部擦了一下,但是,他們請你喝茶時卻不會不鋪桌布。在你麵前,他們不會打嗝,也不會在頭上捉虱子;他們給你遞水或牛奶時,也不會把手指伸進杯子裏。

1890年5月15日,契訶夫到達托木斯克,大雨一直陪伴著他,他休息了幾天,為《新時代》又寫了5篇短文。並給蘇沃林寫信敘述了一下旅途的情況。

這時,米舍爾送給他的那隻皮箱已經破了,他便換了一個大而柔軟的皮旅行袋。

5月21日,契訶夫重新起程前往1500千米以外的伊爾庫茨克。

馬車在滿是泥濘的沼澤地裏時時都會出問題。有時,他得冒著大風站在路邊,等著人家幫助修車,或者徒步走到下一個驛站。當他疲憊不堪、沾滿泥漿到達驛站時,就一頭躺在一個破床墊上,昏昏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