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鷗》引起轟動(2 / 3)

《海鷗》充滿濃鬱抒情色彩的藝術的主題,也是隱藏在生活潛流下麵的真正內在主題。這個主題充滿了詩意:隻有真正獻身於人民的藝術家,才是生活的強者,才能成為展翅高飛的海鷗。

這個主題包含極為豐富的內涵,既揭示了藝術家的使命,藝術道路的艱辛,又強調藝術家必須有克服重重困難的勇氣和不屈不撓、堅持到底的毅力。

在劇本中,藝術的主題主要是通過對照手法來揭示的,契訶夫有意加以強調的是特裏波列夫和妮娜兩個青年不同藝術道路的對照。

特裏波列夫走的是一條遠離現實生活的頹廢主義道路。他有些才華,也想在藝術上有所創新,但是他的生活圈子太狹隘,他遠離人民,遠離社會現實生活,沒有找到藝術的源泉。

特裏波列夫個性軟弱,屈服於小市民庸俗生活的壓力,喪失了前進的勇氣,成為一隻被生活折斷了翅膀的海鷗。他常常沉浸於痛苦之中,對人生並無留戀,這種苦悶消沉的情緒,導致他走上頹廢主義的藝術道路。在遭受愛情和藝術的雙重失敗後,不得不以自殺告終。

導致特裏波列夫毀滅的根本原因,是他缺乏“中心思想”,他的生命沒有支撐點,遇到打擊,他的精神就完全崩潰了。

而妮娜和特裏波列夫所走的藝術道路不同,從而決定了他們的命運也不盡相同。妮娜是個外貌和心靈都很美麗的姑娘,她熱情活潑,積極追求美好的理想。在走向藝術的道路上愛情曾為她帶來諸多煩惱和痛苦。

妮娜和特裏波列夫之間,曾經有過熱烈而純潔的愛情,後來她明白這個年輕人太脫離實際,性格太脆弱,對她的藝術事業不可能有所幫助,於是她離開了他,投入已經成名的作家特裏戈林的懷抱。

她的第二次愛情是由於對“天才的敬佩”所引起的。在特裏戈林和特裏波列夫之間她毅然選擇了特裏戈林,這是由於她崇拜天才,幻想這個作家能在藝術事業方麵指引她,幫助她。

但是,特裏戈林並不像她所想象的那麼高尚,他和妮娜的戀愛隻不過是逢場作戲,他很快就拋棄了她,又回到了阿爾卡基娜的身邊。這樣,妮娜甜美的愛情之夢很快就破滅了,接著,她心愛的嬰兒又不幸夭折,一連串可怕的打擊沉重地落在她的身上。

但是,剛強的妮娜並沒有被壓垮,她不是一隻被毀滅的海鷗,她勇敢地麵對嚴峻的現實生活,一次又一次地經受住了生活的考驗。

在艱苦的藝術生涯中,她逐步成熟起來,她的信念更堅定了,她從一個充滿幻想的少女鍛煉成了一個有堅強意誌的“真正的演員”。

後來,妮娜在與特裏波列夫重逢的時候很自豪地說:“我在演戲的時候,感到一種巨大的歡樂。我興奮,我陶醉,我覺得自己偉大,感到自己的精神力量一天比一天堅強了。”

她還說:“現在,我可知道了,我可懂得了在我們這種職業裏,主要的不是光榮,也不是名聲,更不是我所夢想過的那些東西,而是要有耐心,要懂得背起十字架來,要有信心。”

這一段話,是妮娜對自己藝術道路的總結,包含了她對藝術事業的體認,也表達了她對演員生活的熱愛。妮娜不是特裏波列夫所射死的海鷗,也不是特裏戈林所構思的短篇小說中的一個男人“因為沒有事情可做”便把她毀滅了的海鷗。妮娜是一隻展翅高飛的海鷗,她衝破一切障礙,在藝術的廣闊自由的天空勇敢地飛翔。

契訶夫曾說過:“應盡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狀態能夠從他的行動中看明白。”

劇本內部的活動要比外部豐富得多,深刻得多,顯然契訶夫對日常生活作了哲學性的概括。

契訶夫的劇本不是憑借驚人的事件,不表現峰回路轉的外部衝突,沒有淺露的激動和興奮,沒有冗長的哲學和道德議論,而是遵循生活本來的邏輯發展,從那些常見的、平凡的、瑣細的生活中,揭示了難以覺察的人的精神世界的變化。

在第四幕開頭:花園裏多麼黑呀。應該叫人把那個戲台拆掉。

立在那兒,有皮無肉的,看著叫人害怕,真像個死人的骨頭架子,大幕也被風吹得“嘩啦啦”的。昨天晚上我從它旁邊經過,仿佛聽見那兒有人在哭。

戲台對特裏波列夫當然具有特殊的意義。就是在這兒,他全然失掉了自己青春的詩意,愛情與夢想,像海鷗失掉湖水一樣,當然也失掉了他開拓未來的意誌和力量。生活是如此的嚴峻與無情啊!

在夜晚“半明半暗”的油燈下,這樣的敘述氛圍,既是對即將臨近的特裏波列夫命運的暗示,也更加強了特裏波列夫命運的悲劇性。

契訶夫奠定的這種新戲劇技巧的基礎,不是靠光怪陸離的外部效果,也不是憑新奇動人的情節變化,而是依靠對於生活最深邃的意義的揭示和對於人物精神性格最奧秘之處的挖掘來激動人的心靈、引起觀眾共鳴的。

契訶夫所獨具的風格,就是深刻的抒情詩意和哲理性。這種特點不是觀眾一下子可以發現的。因為契訶夫從來不把生活的真諦直率地說出,也不是在急劇發展的情節中把主題表明出來。而常常是在劇中人因探索生活問題而激起的精神波紋與另一人物同樣的波紋的交織中暗示出來的。

特裏戈林與妮娜分別的一場,他們很少談到走、分別和不願表白的愛情,而是在談關於作家的使命、關於一隻被打死的海鷗。這裏關於作家的使命的問題正表明特裏戈林這個作家雖然認識到藝術隻有為千百萬人服務才有生命,而他本人卻隻能圍繞在一個女人身邊夢想光榮。

關於被打死的海鷗,似乎象征著妮娜被愛情毀掉。而實際上同後來妮娜經受了生活的考驗而獻身藝術事業聯係起來看,妮娜是堅強的,這證明藝術隻有麵向人民,才能像海鷗那樣不被毀滅而是高翔起來。

這種深刻的詩意的哲理性被契訶夫深深地發掘了出來,而且他在表現它時,又是用象征,又是用大段的獨白,又是與外部不聯係的事件交織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