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兒因為前額上有金刀被刺的傷痕,便在傷疤處又刺了一朵紅色的梅花作為遮掩,沒想到這一刺更加增添了嫵媚的效果。宮女們也都覺得這個是很好的裝扮,於是,便有人偷偷地用胭脂在前額點紅效仿,漸漸地宮中便興起了紅梅妝。
當然,也有說上官婉兒的額傷不是由於武則天所致,而是因為厭惡武則天的男寵調戲自己,所以便關閉了甬道,因此而導致象征皇權的明堂因報複而被毀。武則天氣憤至極,想要殺了上官婉兒。可是,在臨刑前改變了主意,賜給她一個生存的機會。死罪可免,活罪難饒,便決定在她額頭上刻“忤旨”二字作為懲罰。
此後,上官婉兒一方麵為紀念太子李賢,一方麵表明自己無欲無求,終日裏素裝打扮,再不梳妝照鏡。不管怎麼說,上官婉兒自從臉上有了這個“記號”之後,行為上便收斂了很多。她精心伺候著武則天,也盡量討她歡心。
武則天不僅沒有記仇,反而更加喜歡上官婉兒了。從聖曆元年起,就讓她幫助自己處理百司奏表,參與政務的決策。從此,上官婉兒的權勢便日益擴大起來。
公元705年,也就是神龍元年,中宗複位。中宗重新登位後,韋後學起了武則天,掌握朝中政權。中宗本就性格柔弱,加上一生顛沛流離,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因而養成了辦事沒有主見的個性。
韋後也是個不簡單、會使手腕的女人,在中宗顛沛流離之時,隻有韋後陪在他身邊,她時常鼓勵自己的丈夫要忍耐、要堅持。貧賤中的夫妻關係逐漸得到了改善,中宗對韋後很是信任。
韋後一心都想要效仿武則天進行執政,於是,她便聯合自己的女兒安樂公主把持著朝綱。中宗複位之初,冊立上官婉兒為昭儀,並封她的母親鄭氏為沛國夫人。從此,上官婉兒權勢更加強盛了,並且還在政壇和文壇上有著顯要的地位。此外,她還以皇妃的身份掌管著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
其實,上官婉兒被封為昭儀還與武則天有著一定的關係。有一天,武則天問上官婉兒張柬之這個人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上官婉兒被她這麼冷不防的提問嚇了一跳,思索了一會兒才說道:“張柬之老奸巨滑,深藏不露。依奴婢看,此人初入朝時,便包藏禍心。但是,卻一直忍隱不發,他這是在尋找時機。奴婢實在不明白,以狄相國之忠正睿智,怎麼會看走了眼,力薦此賊呢?”
“不。”則天女皇搖搖頭,說道,“狄相國沒有看錯,張柬之的確是一位安邦治國的棟梁之材。他力薦張柬之,不僅是為了朕,也是為了顯兒。不過,他是讓張柬之在朕身後恢複皇唐,力保新主。張柬之早動手了一步,自有他的道理。但卻是一種失策,天下人將認為他是貪圖祿位。怎麼,聽說他們都封王了?”
上官婉兒因為前額上有金刀被刺的傷痕,便在傷疤處又刺了一朵紅色的梅花作為遮掩,沒想到這一刺更加增添了嫵媚的效果。宮女們也都覺得這個是很好的裝扮,於是,便有人偷偷地用胭脂在前額點紅效仿,漸漸地宮中便興起了紅梅妝。
當然,也有說上官婉兒的額傷不是由於武則天所致,而是因為厭惡武則天的男寵調戲自己,所以便關閉了甬道,因此而導致象征皇權的明堂因報複而被毀。武則天氣憤至極,想要殺了上官婉兒。可是,在臨刑前改變了主意,賜給她一個生存的機會。死罪可免,活罪難饒,便決定在她額頭上刻“忤旨”二字作為懲罰。
此後,上官婉兒一方麵為紀念太子李賢,一方麵表明自己無欲無求,終日裏素裝打扮,再不梳妝照鏡。不管怎麼說,上官婉兒自從臉上有了這個“記號”之後,行為上便收斂了很多。她精心伺候著武則天,也盡量討她歡心。
武則天不僅沒有記仇,反而更加喜歡上官婉兒了。從聖曆元年起,就讓她幫助自己處理百司奏表,參與政務的決策。從此,上官婉兒的權勢便日益擴大起來。
公元705年,也就是神龍元年,中宗複位。中宗重新登位後,韋後學起了武則天,掌握朝中政權。中宗本就性格柔弱,加上一生顛沛流離,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因而養成了辦事沒有主見的個性。
韋後也是個不簡單、會使手腕的女人,在中宗顛沛流離之時,隻有韋後陪在他身邊,她時常鼓勵自己的丈夫要忍耐、要堅持。貧賤中的夫妻關係逐漸得到了改善,中宗對韋後很是信任。
韋後一心都想要效仿武則天進行執政,於是,她便聯合自己的女兒安樂公主把持著朝綱。中宗複位之初,冊立上官婉兒為昭儀,並封她的母親鄭氏為沛國夫人。從此,上官婉兒權勢更加強盛了,並且還在政壇和文壇上有著顯要的地位。此外,她還以皇妃的身份掌管著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