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武則天大事年表(1 / 2)

鹹亨四年(公元673年)八月,唐高宗病重,令李弘於延福殿受諸司奏事。次年,唐高宗自稱天皇,武後稱天後,改元上元,大赦天下。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四月二十五日,太子李弘病死。五月初五,追諡太子李弘為孝敬皇帝。六月初五,立李賢為太子,大赦天下。

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八月二十二日,廢太子李賢為庶人。二十三日,立英王李顯為太子,改元永隆,大赦天下。

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十一月初三,唐高宗病情加重。十二月初四,改元弘道,大赦天下當夜,唐高宗崩於洛陽宮貞觀殿,終年56歲。十一日,太子李顯即位,為唐中宗。尊武後為皇太後。

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正月初一,改元嗣聖,大赦天下,中宗立韋氏為皇後。七日,立相王李旦為皇帝,為睿宗,改元文明,政事由武太後處理。三月初五,廢太子李賢在巴州自殺。

四月二十二日,遷廬陵王李顯於房州,二十六日遷均州。五月十五日,唐高宗靈柩運往長安,武太後作《高宗天皇大帝哀冊文》,留鎮洛陽。八月十一日,葬唐高宗於乾陵,廟號高宗,刻述聖記碑立於陵前。

九月初六,武太後改元光宅,改東都為神都。

二十一日,武太後追王其祖:五代祖克己為魯靖公,高祖居常為太尉、北平恭肅王,曾祖儉為太尉、金城義康王,祖華為太原安成王,父士彠為魏忠孝王。立五代祠堂於文水。二十九日,徐敬業以匡複為名在揚州起兵。

十月初六,武太後令李孝逸等率兵30萬討伐徐敬業。十八日,斬裴炎於都亭。十一月初四,武太後令左鷹揚衛大將軍黑齒常之為江南道行軍大總管討伐徐敬業。十八日,徐敬業敗逃,部將王那相殺徐敬業後投降。李孝逸令追捕餘黨,平定揚州。

垂拱元年(公元685年)正月初一,因平息徐敬業反叛,改元垂拱,大赦天下。二月初七,武太後下詔:“朝堂所置肺石及登聞鼓不預防守。有上朝堂訴冤者,禦史受狀以聞。”

三月二十一日,再遷廬陵王李顯於房州。四月,下《求賢製》,製令自舉。十一月,武太後作《方廣大莊嚴經序》,撰《臣規》兩卷,普賜臣僚,以教為臣之道。

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正月,武太後欲複政於睿宗李旦,李旦固讓,請武太後繼續理政。武太後開始起用酷吏。於次年,封皇孫成美為恒王,隆基為楚王,隆業為趙王。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正月初二,武太後布政於明堂。八日,下詔推行新造的字,其“曌”為己名。改“詔書”為“製書”。二月十四日,武太後策試貢生於洛城殿,數日方休。貢生殿試自此開始。

九月九日,武太後隆重登基稱帝,大赦天下,降睿宗皇帝為皇嗣,賜姓武氏,改唐為周,改元天授,十二日,群臣上尊號曰“聖神皇帝”。並於次年,開始懲治酷吏。

鹹亨四年(公元673年)八月,唐高宗病重,令李弘於延福殿受諸司奏事。次年,唐高宗自稱天皇,武後稱天後,改元上元,大赦天下。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四月二十五日,太子李弘病死。五月初五,追諡太子李弘為孝敬皇帝。六月初五,立李賢為太子,大赦天下。

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八月二十二日,廢太子李賢為庶人。二十三日,立英王李顯為太子,改元永隆,大赦天下。

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十一月初三,唐高宗病情加重。十二月初四,改元弘道,大赦天下當夜,唐高宗崩於洛陽宮貞觀殿,終年56歲。十一日,太子李顯即位,為唐中宗。尊武後為皇太後。

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正月初一,改元嗣聖,大赦天下,中宗立韋氏為皇後。七日,立相王李旦為皇帝,為睿宗,改元文明,政事由武太後處理。三月初五,廢太子李賢在巴州自殺。

四月二十二日,遷廬陵王李顯於房州,二十六日遷均州。五月十五日,唐高宗靈柩運往長安,武太後作《高宗天皇大帝哀冊文》,留鎮洛陽。八月十一日,葬唐高宗於乾陵,廟號高宗,刻述聖記碑立於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