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德軍“阿登”反擊戰(3 / 3)

德軍對阿登地區的突然反攻,完全出乎盟軍遠征軍各級司令部的預料。

此前,盟軍各部正在為突破德軍“齊格菲”防線進行戰役準備。當德軍在阿登地區發動反攻的報告送到最高統帥部時,第十二集團軍群司令布萊德雷恰在艾森豪威爾的辦公室同其討論兵員補充問題。起初,布萊德雷還以為這是一次破壞性進攻,旨在阻止巴頓將對薩爾發動的攻勢。

盡管如此,他仍立即命令阿登地區南北兩麵的美軍各派一個裝甲師向受威脅地段靠攏,並指示各集團軍命令下屬各師處於戒備狀態,以便隨時用於阿登地區。

12月17日,前線告急。艾森豪威爾把最高統帥部僅有的預備隊第十八空降軍在歐洲大陸的第八十二和第一〇一空降師撥歸了布萊德雷使用。

18日,布萊德雷用汽車迅速把第八十二空降師和第一〇一空降師派往中線有極好道路網的巴斯托尼。由於在此前美第十裝甲師戰鬥群已率先抵達,並在巴斯托尼東部組織起了防禦陣地,布萊德雷僅留下第一〇一空降師參加巴斯托尼防禦,而把第八十二空降師調往阿登地段北翼的斯塔弗洛。

由於德軍特遣隊的破壞活動,盟軍前線情報極其混亂,到12

月18日晚,盟軍最高統帥部才具體掌握了德軍的反攻規模。

19日晨,艾森豪威爾緊急將布萊德雷、巴頓和德弗斯召到凡爾登,商討對策。

艾森豪威爾認為,必須立即采取措施阻止德軍的進攻。鑒於德軍正在向阿登地段實施主攻,並且有可能向特裏爾地段發動進攻,他決定集中力量在阿登地區敵人突出部兩側進行反突擊。

為此,艾森豪威爾提出放棄那些與反突擊無關緊要的地域,以便確保重要地域的安全,並加強反攻力量。

布萊德雷將軍應製止德軍在馬斯(默茲)河以東的前進,並同第二十一集團軍群的部隊相配合,對德軍突出部發動進攻。蒙哥馬利也奉命在馬斯河以東和以南的地域內阻止德軍的推進,重點保障從那慕爾到列日之間的馬斯河一線的安全。

按照艾森豪威爾的指示,盟軍在摩澤爾河以南將全線轉入嚴密防禦。德弗斯的第六集團軍群奉命向靠北的地區推進,並接管第三集團軍的大部分防區。

同時,巴頓將率六個師北進,接管第一集團軍第八軍防區並在12月22日或23日向德軍突入部隊的南翼發動一次大規模反擊。

在此期間,德軍已逼近聖維特和巴斯托尼,殲滅了美軍第一集團軍的一部力量,並將另外一些部隊孤立起來。而對德軍的強大進攻,霍奇斯的第一集團軍仍成功地組織了臨時反擊。

在聖維特,美軍裝甲部隊的頑強行動使盟軍成功地在西麵建立起新的防禦陣地。在突破口的北翼,美第五軍和第七軍一部在最關鍵的一次戰鬥中守住了埃爾森博裏嶺、嶺南的比特亨巴赫和馬爾梅迪—斯塔沃洛這條戰線,擊退了德軍第六黨衛裝甲集團軍的數次攻擊,為盟軍贏得了所需的時間。

盡管盟軍部隊對德軍的威脅做出了迅速反應,但德軍各縱隊仍未停止向西推進。

19日晚,盟軍最高統帥部情報處長斯特朗將軍擔心德軍很快將從第十二集團軍群的部隊之間突破,從而使設在盧森堡市的布萊德雷將軍的前進指揮部同美國第一集團軍脫離聯係。

他把這種擔心告訴了遠征軍參謀長史密斯將軍,建議由蒙哥馬利統一指揮阿登地區以北的美軍。這項建議得到了艾森豪威爾的讚賞。

艾森豪威爾認為,阿登地區以北的突出部已經成為一個作戰正麵,在這個作戰正麵隻能有一支預備隊可以被召來支援英國和加拿大集團軍或者支援美國第九和第一集團軍,因此,將美第九集團軍和第一集團軍暫時劃歸蒙哥馬利指揮,有利於粉碎德軍的攻擊。

蒙哥馬利元帥一接到命令就馬上召集霍奇斯和辛普森在美第一集團軍司令部開會,並下達了重新組織戰鬥的命令。

第九集團軍奉命接管第一集團軍的部分地帶,從而使美第七軍得以撤出戰鬥組成預備隊,以便同英軍第三十軍攜手從突出部北側發起反擊,與此同時,第三集團軍將其戰鬥分界線向北延伸至從日韋到聖維特一線。

在德軍發起反攻的第一周裏,阿登地區北側的盟軍部隊由於受到重創,加之戰線拉得太長,故對德軍的反攻隻能疲於應付。

然而,在阿登地區的南部,巴頓的第三集團軍正迅速采取行動,以便對德軍突入部隊實施打擊。從19日奉命北調到22日對巴斯托尼方向發動進攻,該集團軍在短短的3天時間裏完成了90度大轉彎和北進80公裏至110公裏投入新攻勢的驚人行動。

但由於遭到德軍第七集團軍的頑強抵抗和納粹空軍的襲擊,巴頓的第三集團軍比原計劃推遲了對巴斯托尼的解圍,直至26日才突圍到巴斯托尼,與被圍美軍取得了聯係。

此後,巴頓的部隊在巴斯托尼附近同曼特菲爾的德第五裝甲集團軍第四十七裝甲軍展開了慘烈的爭奪戰。

12月23日,天氣轉晴,盟軍出動了約5000架次飛機,猛烈空襲了德軍反攻部隊和運輸車輛,大大緩解了危局,同時又給巴斯托尼的守軍空投了急需的補給品,鼓舞了守軍的鬥誌。

此後,除惡劣天氣外,盟軍空軍一直活躍在戰區上空,對德軍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阿登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西線最大的一次陣地戰,雙方參戰兵力將近60個師。希特勒發動阿登戰役最後的結果是將盟軍在西線的推進阻止了六周之久,但其付出的代價卻是將其本來就有限的預備隊力量消耗殆盡,結果使盟軍爾後的進攻得以長驅直入。